金錯刀行①
黃金錯刀白玉裝②,
夜穿窗扉出光芒③。
丈夫五十功未立④,
提刀獨立顧八荒⑤。
京華結交盡奇士⑥,
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
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⑦,
南山曉雪玉嶙峋⑧。
嗚呼!
楚雖三戶能亡秦⑨,
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注釋
①“行”,樂府中的一種體裁,即歌行體。
②“錯”,鑲嵌,“裝”,裝飾。
③“窗扉”,窗戶。
④“丈夫”句,陸游寫此詩時49歲,說“五十”是舉其整數。
⑤“八荒”,四面荒遠之地。
⑥“京華”,京都,指南宋都城臨安。
⑦“爾來”,近來,爾同邇。
⑧“南山”,終南山,秦嶺主峰之一。“嶙峋”,山石突兀重疊的樣子。
⑨“楚雖三戶能亡秦”,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意思是說楚國僅存三戶,也要報仇滅秦。
賞析
孝宗乾道八年(1172)正月,陸游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聘,自夔州(今四川奉節)赴陜西漢中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心中充滿了報國的熱情。《金錯刀行》即是從軍后第二年供職嘉州(治今四川樂山)時所作。此詩為七言歌行體,托物言志,借贊美金錯刀來抒發誓死抗金、堅信“中國”必勝的豪情。
第一二句開門見山,先寫刀上鑲嵌黃金,刀柄用白玉裝飾,金玉相映,可謂華美,非凡刀可比。更可貴的是寶刀“夜穿窗扉出光芒”,黑夜時其光芒竟可穿透窗扉,鋒芒畢露,這是化用龍泉劍氣沖牛斗的典故,改劍為刀。第三四句由刀及人,“丈夫五十功未立”,“丈夫”指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五十功未立”指年近五十而報國之功業未成。陸游此時49歲,說五十是取其整數,這里“丈夫”是自稱。陸游滿腔報國熱情,朝廷卻棄置不用,壯志難酬,悲憤難抑,“提刀獨立顧八荒”,形象生動,意境蒼涼。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陸游回想在京都時也曾結交了一批力主抗金的愛國之士,他們意氣相投, 引為知己,同仇敵愾。“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這七、八兩句,又深入抒寫了詩人與奇士的內心世界。他們渴望建功立業、殺敵報國、名垂青史,一個“恥”字深刻地表現了他們強烈的對功業的期盼。“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寫山之潔白嶙峋,意在與刀之光芒四射相映襯,使得二者相得益彰。陸游來到漢中,就產生了大干一番的雄心壯志,不能不興奮激動。詩寫至此,心潮澎湃,勢不可遏,終于噴薄而出:“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 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引用戰國時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作比,說明民心不會死、民力可回天,漢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趕走女真統治者收復中原。表達了陸游對北伐事業定能勝利的信心,其愛國精神感人至深。詩人先借物抒懷,興功名未就之嘆,然后表達了 自己赤誠報國的決心和抗金事業必勝的信念。此詩用歌行古體,韻腳四句一換,前后層層相扣,感情愈轉愈強,整首詩寫得奔放豪壯,頓挫激昂,氣韻沉雄。
上一篇:陸游《謝池春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釵頭鳳》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