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池春①
壯歲從戎,
曾是氣吞殘虜(lǔ)②。
陣云高③、狼煙夜舉④。
朱顏青鬢,
擁雕戈西戍⑤。
笑儒冠自來多誤⑥。
功名夢斷,
卻泛扁舟吳楚。
漫悲歌、傷懷吊古。
煙波無際,
望秦關何處?
嘆流年又成虛度⑦。
注釋
①“謝池春”,詞牌名,又名“風中柳”、“玉蓮花”等。
②“虜”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蔑視的稱呼。
③“陣云”,戰陣煙云。
④“狼煙”,烽火。古代邊疆燒狼糞生煙以報警,所以稱狼煙。
⑤“戍”,守邊的意思。
⑥“儒冠”,儒生冠帽,后來指儒生。
⑦“流年”,流逝的歲月,年華。
賞析
這首詞是陸游老年閑居時, 回憶南鄭幕府生活而作。陸游48歲,任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的干辦公事兼檢法官, 同年十月, 因王炎被召還,幕府被解散。宣撫司治所在南鄭(今陜西漢中),是當時西北前線的軍事要地。在這短短不到一年的南鄭生活中,陸游雖然主管的是文書、參議一類工作,但他也有機會到前線參加一些軍事活動,他也曾戎裝騎馬,隨軍外出宿營,并曾親自在野外雪地上射虎,所以他認為過的是從軍生活,這段時光成為他一生中最得意、最難忘的經歷。詞的上片開頭幾句:“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他壯年時意氣風發,豪氣干云,抱著一舉收復西北失地的愿望,寫得極為豪壯,使人奮發。“笑儒冠自來多誤”,這一句是用的典故, 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但意思不同,在這里陸游自視是奮勇殺敵的愛國志士,所以對百無一用的迂腐儒生不屑一顧。
下片寫晚年閑居的生活和感慨, 與上片的慷慨激昂的風格大相徑庭,下片轉為沉痛落寞。“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壯志未酬,功業難建,被迫退隱閑居,泛舟吳楚,實為無可奈何之舉。“漫悲歌、傷懷吊古”, 閑來無事, 只好悲歌遣懷, 吊古傷今, 以自我排解。“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但是無際的煙波美景,卻不能消除對秦關的掛念,收復中原的壯志也從未磨滅,無奈流年虛度, 閑居易老,只好空自嘆息。詞作至此,造語閑淡但感情深摯,陸游炙熱強烈的愛國之情、壯志未酬的深哀巨痛都淋漓盡致地表露無遺。
上一篇:陸游《訴衷情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
下一篇:陸游《金錯刀行①》中心思想與簡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