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搖仙佩①(飛瓊伴侶)
【原詞】
飛瓊伴侶②,偶別珠宮③,未返神仙行綴④。取次梳妝⑤,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⑥。擬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細思算、奇葩艷卉⑦,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⑧,占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⑨,皓月清風⑩,忍把光陰輕棄??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愿妳妳、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
【注釋】
①《玉女搖仙佩》:詞牌名,柳永自制曲,《樂章集》注“正宮”,調名本意即詠遇到的佳人如同擺動衣袂上玉佩的漢江江妃?!对~譜》卷三十八有載。另外,王喆詞名《玉女搖仙輩》,故此調又有《玉女搖仙輩》之別名。
②飛瓊伴侶:神仙伴侶。飛瓊,也就是許飛瓊,神話傳說中的仙女,西王母的侍女?!稘h武內傳》:“王母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彼运卧~中多以喻能歌善奏的女子,也是唐宋時文人筆下美人的典型。
③珠宮:神仙所居住的宮殿。
④行(háng)綴:指行列。綴,連結。
⑤取次梳妝:隨意裝扮,草草打扮。取次:《詩詞曲語辭匯釋》中解釋說:“取次,猶云隨便或草草也?!?/p>
⑥幾多:多少。姝(shū)麗:美麗。
⑦葩(p?。夯??;埽╤uì):草的總稱。奇葩艷卉:指奇異艷麗的花草。深紅淺白:指花朵顏色鮮艷、品質高潔。
⑧爭如:怎如。《詩詞曲語辭匯釋》中解釋說:“爭,猶怎也。”
⑨畫堂繡閣:華美的樓閣。
⑩皓月:明月。
?忍:不忍,怎忍。
?當年:正當年,青春年盛的意思。雙美:相遇合。
?恁:如此,這樣。
?未消得:無法承受,不配承受。消,配得,禁受、消受。憐:愛。
?妳妳(nǎi):古代對已婚婦女的尊稱、昵稱,猶夫人、太太。據《詞律校勘記》中記載:“愿奶奶”三字乃后人所誤,應按宋本“但愿取”。蘭心蕙性:喻女性幽靜高雅的品格。
?斷不:決不。孤:辜負。鴛被:即鴛鴦被,又稱合歡被,特指夫妻合用的被子。
【譯文】
她本是仙女飛瓊身旁的女伴,偶然才離開了天宮,未能返回神仙之列??此齐S意的打扮,尋常的話語,卻由于天生麗質,讓周圍的女子都黯然失色,無心爭艷。想把她比作名花,又擔心旁人笑話,將這般美麗動人的女子用花來形容,談何容易?細細思量,奇花異草不過是深紅淺白罷了。怎么能像這個女子一般,占盡了人間的美麗,風情萬種呢?
需要知道在華美的堂舍,美人的繡閣之中,不僅有美人作陪還有清風明月相伴,如何忍心將這段時光輕易虛度呢?古往今來,才子佳人,很少有能在青春年華相遇的,何況像我們這般依偎在一起。你對多才多藝的我如此摯愛,真使我難以承受。希望你心地善良,品格高雅,我只能在枕邊發愿,來表達我深深的愛意。并且發誓,今生不會辜負你我同眠共枕的情意。
【賞析】
本詞窮盡筆觸描繪了一名市井婦女的驚人美貌,表達出了對其愛慕之情。
上片,詞人描寫了這位女子的外貌,突出了她非同常人的美貌,如同仙人下凡一般?!帮w瓊伴侶,偶別珠官,未返神仙行綴”,用“飛瓊伴侶”來比喻這位女子。仙女許飛瓊曾為西王母“鼓震靈之簧”(《漢武內傳》),作為她的女伴,這個女子當然也是驚為天人的。更何況她是“偶別”仙宮,來到人間,再也沒有回到仙界去。“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一句是說,她隨意的梳妝,尋常的話語,談笑中便透露出道不盡的美麗?!皵M把名花比??峙匀诵ξ?,談何容易?!边@句是說,想要用名花來比喻她,又擔心別人笑話我,要比擬出來談何容易?!凹毸妓恪⑵孑馄G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爭如這多情,占得人間,千嬌百媚。”這句是說,細細想來,想要用奇花異卉來比喻出她的魅力實在太難,那些花不過是紅的濃重、或白的淺淡而已,哪里趕得上她如此多情,占盡了人間所有的美艷氣質。詞人不惜筆墨,可以說寫盡了該女子的美麗。作者在上片中將這位女子寫得清新脫俗,不似凡人。雖然詞人說自己難以將女子的魅力寫出來,但是讀者正是從詞人的詞窮之處了解到了女子驚為天人的美麗。
下片則著重寫出了“我”對“佳人”的愛慕之情,希望可以與她成就世間難得的雙美。就寫法而言,下片多有小的開合,又時而宕開一層,寫情一步深似一步。
過片由“須信”領起,寫出良辰美景,不忍“把光陰輕棄”,不想讓美好的青春就此浪費。接下來“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寫出了古往今來,極少有才子佳人可以在青春年華的時候相遇相伴。側面道出了他們可以相遇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因此一定要格外珍惜上天的安排。“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詞人站在佳人的角度,料到她所看重的并非是金錢、地位這些身外之物,而是“我”的“多才多藝”。“愿妳妳、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逼诖@位佳人與自己兩情相悅,在枕邊發愿,來表達對我的心意。之后又立下枕下盟約,以“今生斷不孤鴛被!”為盟誓,一個“斷不”,語氣決絕,以之收煞全詞,產生了一種蕩氣回腸的效果。
柳永在這首詞里面展現出了一種有別于當時社會環境的愛情觀,即“才子佳人”式的愛情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有進步色彩的社會意識,這種愛情模式沖破了封建的門第束縛,打破了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官調》和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所表現出的“從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題思想,就是對這種愛情觀的進一步闡述。而柳永的首倡之功則是不可磨滅的。至于詞中“愿妳妳……”這樣的俚俗之語,歷代評者多毀疵之,但就全詞來看,此小瑕并不掩瑜。
上一篇:柳永《燕歸梁(織錦裁編寫意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