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賞析】
柳永是填詞的高手,一首百八十字的慢詞信筆寫來,章法結構絲毫不爽。起筆以一陣傍晚秋雨,寒意已經襲來。其后便開始遠近的景色鋪陳,從寥廓的秋日夕陽,到近處的蕭疏草木,又跳躍到遠處無語東流的江水,非大手筆不能為之。換頭便轉入情緒的抒發,盡管是習見的游子思鄉,但也帶上了時空的騰挪。游子感嘆自己境遇的潦倒,自然轉到對佳人苦苦思念自己的設想,最后又回轉到自身獨憑欄桿的惆悵當下,百感交集,又曲折動人。
不僅如此,柳永還是寫秋的高手,“霜風凄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本是三種不同類型的秋景,但同時被一個“漸”字領起,就帶上了蒙太奇般的靈動。不斷凄慘的霜風,吹拂著關河更加冷落,而夕陽雖正在當樓,卻又不可避免地漸漸西沉,只不過偶然與霜風、關河、物華、江水、自己相逢,衰颯從心頭涌起,又在這日益蕭瑟的秋日中彌漫而加深。
長逝無回是宇宙最永恒的存在,是人最不愿意面對的現實。不僅是詞中游子思鄉的情緒,每逢消沉的時代,無助的未來,失落的夢想,這三句都十分應景。人都想極力擺脫逝去的枷鎖,卻總無奈地發現越是用力越是向下沉淪,只能自己咀嚼與負荷宇宙間最沉重的負擔。
據說蘇軾極為欣賞這三句詞,認為其不減唐人高處。誠然這三句有唐詩中習見的宏大時空格局。但在唐人那里,特別是盛唐詩人,詩句的開闊往往展現的是蓬勃的朝氣與對未來的信心,是這首蘊含失望之空幻的慢詞所沒有的氣象。
上一篇:《望海潮》表達什么?《望海潮》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玉蝴蝶》表達什么?《玉蝴蝶》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