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賞析】
又是一首描寫杭州的詞,只不過鋪敘的畫面并不是令自己魂牽夢繞的記憶,而是借當下的太平景象來稱頌太守的賢明。
市井的繁華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熙攘的人口,王維就用“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的句子描摹盛唐的長安。到了北宋,情況早已遠超于此,并非都城的杭州隨便就可以有十萬人家的數量,而隨處可見的珠璣與羅綺又烘托著市場的繁榮與市民的富庶。
實際的人物圖景外,杭州還有自然風光,是天上山水與人間富貴的有機統一。錢江大潮自是不會漏過的元素,但被柳永寫來無比雄壯,似乎并不在意兩岸觀潮者與江頭弄潮兒的安全。除此之外,西湖更是重中之重,雖說四時之景不同,但柳永只捻取了三秋桂子與十里荷花這最具代表的兩大元素,這樣描寫西湖,也就夠了。于是城中市民風簾翠幕的雅致生活,西湖上泛舟采蓮歌詠吹笛的美麗女孩也就都有了落腳點,成為一道道更加醉人的風景。據說金朝皇帝完顏亮就是因為讀到柳永這兩句詞,心生欽慕,想去南方看一看桂子與荷花,遂不惜撕毀和約,大舉南侵。看來不僅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世人愛聽,三軍一動為西湖的情節也很有市場。
在如此繁密的鋪敘后,詞的主人公杭州太守就出場了,他的現身才為杭州城全部風景圓滿收束。但他與西湖、孤山乃至于采蓮女不同,他終究是要離開的,要去往對他來說更加魂牽夢繞的京城,然后再于那里思念著杭州。至于到那時他到底對杭州有多少依戀,似乎不知道,卻又已然知道。
上一篇:《雨霖鈴》表達什么?《雨霖鈴》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八聲甘州》表達什么?《八聲甘州》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