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陂泛舟①
【題解】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杜甫于長安時所作。
這是一首描寫皇家豪華生活的七言律詩。主要是描繪一場設在樓船上的歌舞宴會的盛況,表現了皇家極其奢侈的生活。從表現形式上看,此詩頜聯、頸聯均失粘,是一首拗體七律,格律不是很嚴謹。不過,這首作品和杜甫后期(特別是入夔州以后)的有意為之拗體七律意義不同。因為盛唐初期對于律詩尚有寬而未嚴處。這也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七律成型初期的不成熟狀態,而且杜甫本人當時也處于七律創作的學習階段。
【原文】
青蛾皓齒在樓船②,橫笛短簫悲遠天③。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④。
魚吹細浪搖歌扇⑤,燕蹴飛花落舞筵⑥。
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注釋】
①陂(bēi):池塘。
②青蛾:青黛畫的眉毛。皓齒:潔白的牙齒。樓船:遠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外觀高大巍峨,一般甲板上有三層建筑,甲板建筑的四周還有較大的空間和信道,便于士兵往來,甚至可以行車、騎馬。
③遠天:高遠的天空。這里指音樂聲傳得又高又遠。
④牙檣:象牙做的帆柱。遲日:春日,指春天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錦纜:用錦彩做舟纜。牙檣、錦纜,這兩個詞都是形容這只高船豪華奢侈之意。
⑤搖:指水中扇影搖曳。歌扇:歌者以扇遮面。歌扇是唐朝舞樂中的常用之物,多見于唐詩。
⑥蹴:踩,踏。筵:筵臺。
【譯文】
高大的樓船之上,那些青黛畫眉,一笑便微微露出潔白牙齒的歌妓們正在翩翩起舞,橫笛聲和蕭聲交織在一起,音色高亢時而又幽怨低沉,這樂音傳得又高又遠,使天地都為之感到悲傷。
春風拼命地吹著,似乎自己很確信能吹動帆船上這根象牙做的帆柱,春天到了,白晝越來越長了,可以有時間慢慢地看著錦彩舟纜被船夫緩緩拉起。
由于氣候悶熱,水中的魚兒連連吐著水泡泡,有的還紛紛躍出水面,漣動的細浪搖動歌扇投入水中的倒影,燕子也飛得很低,輕踏微波濺起晶瑩的水花,然后悠閑地落在樓船歌舞的筵臺之上。
一只小舟載著百壺美酒向高船駛去,看來,樓船雖然龐大,在你歌舞奏鳴、酒興正酣而百壺美酒飲盡之時,如果沒有可以蕩漿的輕便小舟,又哪能此刻送來如泉水般甘醇的美酒,供你們奢華作樂呢?
上一篇:杜甫《垂老別》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甫《大麥行》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