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導讀】
柳永(987?—1055?),北宋著名詞人。字耆卿,號三變。因排行七,又稱柳七。祖籍河東(今屬山西),后移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托。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許。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柳永的詞富有特色,“層層鋪敘、情景兼融”,“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特別“工于羈旅行役”的主題?!胺灿芯嬏?,即能歌柳詞”,說明他的詞在當時流行極廣。
柳永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詞作給后代以很大影響。著有《樂章集》。
“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之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
【原詞】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①。都門帳飲無緒②,留戀處③,蘭舟催發④。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⑤。念去去、千里煙波⑥,暮靄沉沉楚天闊⑦。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⑧,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⑨,更與何人說!
【注釋】
①驟雨:陣雨。②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③留戀處:一作“方留亦處”。④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⑤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⑥去去:分手后越走越遠。⑦暮靄:傍晚時的云氣。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泛指南方地區的天空。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⑧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⑨風情:指男女的戀情。
【譯詩】
秋蟬在凄切地鳴唱,
長亭外已暮色蒼茫。
一場驟雨剛剛下過,
四周顯得格外清涼。
在城外帳幕內餞別,
我們倆都黯然心傷。
正依依難舍的時候,
船夫催促就要開船。
手拉著手淚眼相對,
言語竟哽咽在心上。
想這次要離去千里,
南天遼闊迷霧茫茫。
多情人都為離別傷感,
難忍受這秋天的凄涼。
今夜酒醒我身在何方?
一定是在那楊柳岸邊,
沐著早晨習習的涼風,
看那殘月掛在樹梢上。
此次分別后年復一年,
要想再見面已經很難。
縱有再好的良辰美景,
也形同虛設無心游賞。
就算心中有千般情意,
又讓我對誰傾訴衷腸!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婉約詞的代表作,是“傷別”的名篇。全詞圍繞悲秋寫離愁別恨,構思清晰,層次分明。先寫離別之前,重在勾勒環境;次寫離別之時,重在描寫情態;再寫別后想象,重在刻畫心理。三個層次,層層深入,從不同層面上寫盡離情別緒。
開頭三句點明時間、地點、景物,事件是與自己的戀人餞別。秋雨初歇,寒蟬鳴叫,長亭餞別,作者一開始就營造了一個引人傷感的氛圍,用“凄切”二字定下了全詞感情的基調。接著“都門帳飲”、“蘭舟催發”、“執手相看”、“無語凝咽”幾句,逐漸把傷別的情緒推向高潮,尤其“執手”二句,作者用特寫鏡頭的方式,描寫出一對戀人即將分手時的生動情態?!澳钊トァ币院髱拙洌O想戀人別后道路遼遠,前途茫茫,情人相見難有期,景無邊而情無限。下片開頭“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二句點明全詞“傷別”的主旨,概括出自古以來人們離別時的感情體驗。尤其“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幾句,是宋代婉約詞的代表名句。作者以“今宵酒醒”進一步推想別后的情景,集中使用最能引人動情的幾種景物,渲染別后的凄楚。明寫眼前景而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余味,給人以身歷其境之感。最后四句直抒胸臆,重在心理描寫,道出主人公的心理感受:今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但因無法和心上人共賞而毫無意義。作者在這里盡情地傾吐心聲,在設問中結束了全篇。
這首詞長過百字,描寫細膩,寫景抒情,手法高妙,點染襯托,層次清晰。上片多用實筆,實中有虛;下片多用虛筆,虛中見實。全篇使用白描的手法層層鋪敘,感情深摯而直率,文字生動而鮮明,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上一篇:柳永的詩詞成就
下一篇:《柳永八聲甘州①》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