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987~1053),本名三變,字耆卿,一字景莊,祖籍崇安(今屬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稱“柳七”。宋仁宗時中進士,官封屯田員外郎,所以又稱“柳屯田”。他常年流連于青樓市井,深知底層人民的疾苦。又因為通曉音律,熟悉民間音樂,新創了很多慢詞長調,拓寬了詞的題材,堪稱北宋專力作詞的第一人。他的詞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長于鋪陳。著有《樂章集》,詞有二百余首流傳后世。
蝶戀花
【原文】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譯文】
我佇立在高樓之上,細細春風迎面吹來。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彌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蒙蒙,誰能知我默默憑倚欄桿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毫無興味。我漸漸消瘦也不后悔,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鑒賞】
這首詞因景思人,全篇充滿著詞人因身世飄零而生的落寞情懷和對情人無怨無悔的思戀,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上片寫詞人登樓所見。第一句直述,主人公在高樓之上倚欄遠望,清風細細,無邊的芳草直至天際,讓他不由立生愁緒。為什么呢?春草萋萋,自己游心已倦,心愛的女子卻遠隔萬里。夕陽殘照,煙光爛漫,孤單落寞之感縈繞在主人公心頭。然而他知道,此時此刻,是沒有人明白他的心意的。正是由于孤單落寞無人可訴,對遠人的思念才顯得更加強烈。這里為下文埋下伏筆。
下片敘述自己如何情深。一個“擬”字,引出主人公想把滿腹疏狂化為一場淋漓酣醉、狂歌痛飲而強顏歡笑。“還無味”則暗寓這樣的消沉亦不能使自己擺脫愁緒,足見愁緒之深沉。直到這里,前面蓄積的感情終于轟然迸發,詞人在最后喊出了自己愛情的宣言:衣帶漸寬又有何悔,那個美麗的女子喲,就是值得人為她憔悴啊!
這首詞幽婉而又活潑靈動,后兩句更是成為后世情人們互訴思念之情的絕唱。“專作情語而絕妙者”,王國維對這首詞的評價絕非妄言。
上一篇:柳永《雨霖鈴》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