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湖看月詞,八月二十三夕陶冶禪院作(十首選三)
一棹[1]分湖載月來,碧波涼浸好樓臺。
無言悄傍闌干[2]立,肯為宵深露重回。
玉宇瓊樓[3]不世情,廣寒宮殿照蓬瀛[4]。
此間便是真靈府[5],何必乘風(fēng)叩上清[6]。
棖觸[7]胸頭萬感橫,曉風(fēng)疏柳[8]最關(guān)情。
安能明月常如此,便守分湖過一生。
題解
這組詩作于1918年。是年,柳亞子辭去南社主任之職,息影鄉(xiāng)里。心緒蕭索、情懷悒郁詩人,一旦從不勝煩擾的人世糾葛中擺脫出來,那令詩人不勝企慕的“玉宇瓊樓”“廣寒宮殿”,在詩心的觀照下,頓時呈示出一種凝神寂照、澄懷忘慮、清虛無染、超曠空靈的迷人境界,“此間便是真靈府,何必乘風(fēng)叩上清。”“此間”,這里指分湖,“靈府”,即心。(澄明的意境超逾了對經(jīng)驗的依持,寧靜的韻致包孕著對人世的一往情深。)——要之,一樽酒、一片月、一間茅舍、一湖秋水,這便是詩人的“靈府”所在和魂夢所系;超拔塵俗、昭然靈明、解粘去縛、與天為一……詩人就是要在“此間”去做著他的超越之夢。
注釋
[1]棹:本為劃船用的撐竿。泛指船槳。
[2]闌干:指星月西斜,夜深人靜。
[3]玉宇瓊樓:指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語本蘇軾《念奴嬌·憑高眺遠》:“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4]蓬瀛:古代傳說中的神山。
[5]靈府:指心。語出《莊子·德充符》:“不可入于靈府。”成玄英疏:“靈符者,精神宅也,所謂心也。”
[6]上清:即天空。
[7]棖觸:觸發(fā)、觸動。語本金人李純甫《虞舜卿送橙酒》:“何物督郵風(fēng)味惡,棖觸閑愁無著處。”
[8]曉風(fēng)疏柳:語本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上一篇:柳亞子《中秋夜偕陶公泛湖》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十二月九日日寇突襲香港,晨從九龍渡海有作》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