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社第七集
舊中秋夕,再集舟中,次病蝶韻。
月自當頭杯在手,填胸塊壘[1]可能消。
高歌未免驚鄰舫,薄醉終憐負此宵。
逝水年華成冉冉[2],晨星吾輩盡寥寥。
無端哀樂憑誰訴?[3]一劍何當更一簫。[4]
題解
1915年,柳亞子在家鄉黎里成立酒社(南社分社)。彼時袁世凱正緊鑼密鼓地復辟帝制,酒社社員蒿目時艱,扼腕不已,相與縱酒澆愁,長歌當哭,借以發泄胸中憤懣。是年秋,酒社連續雇傭畫舫集會10余次,柳亞子與友人在舟中轟飲三晝夜,“意在效信陵祈死耳”。此詩借酒寄慨,足征塊壘之高。頸聯承“負此宵”而來,嘆時光飄忽不再,悲知友多化沙蟲,末句以劍簫作結,豪俠氣與纏綿情兩相糾結,何以獨堪耶?但覺誦之凄黯耳。
注釋
[1]塊壘:土堆。此喻胸中不平。
[2]冉冉:本義為漸漸、慢慢。此謂年華隨著流水、伴著悲愁漸漸消逝。
[3]無端句:語本龔定庵《己亥雜詩》:“少年哀樂過于人,歌哭無端字字真。”
[4]一劍句:語本龔定庵《己亥雜詩》:“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上一篇:柳亞子《西湖謁曼殊墓有作(四首選一)》詩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亞子《水月庵小集示芷畦》詩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