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生[1]
【原文】
宣室求賢訪逐臣[2],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3]。
【注釋】
[1]賈生:指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此詩《磧砂唐詩》作杜牧詩。
[2]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訪:征詢。逐臣:指賈誼。他曾出為長沙王太傅。
[3]不問蒼生問鬼神:《史記·屈賈列傳》:“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譯文】
漢文帝在宣室內(nèi)征詢賈誼的見解,賈生的才華無與倫比。可惜文帝半夜靠近賈誼聽講,不是詢問天下蒼生而是問起鬼神之事。
【賞析】
這是一首政治諷喻詠史詩,借賈誼懷才不遇的遭遇,寄托自身沉淪下僚的悲慨。賈誼被貶,早已成為詩人抒發(fā)個人不得志的常用典故,然而李商隱卻將這一常典翻新,以文帝深夜召見賈誼這一細節(jié)著手,突出“問鬼神”的可悲、可笑、可嘆,諷刺意味驚心動魄。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分別從側(cè)面和正面贊美賈誼的才學(xué),“宣室”可見文帝對賈誼的重視,“求”“訪”極盡帝王求賢若渴之態(tài),描繪出一幅帝王禮賢下士,君臣遇合的和諧場景。第三句“可憐”情緒為之一轉(zhuǎn),然僅設(shè)置懸念,卻未直接道出“可憐”的原因,反而繼續(xù)承一、二句,描寫文帝在深夜不自覺將膝蓋前移這一細節(jié),渲染君臣相談甚歡的場景,引而不發(fā),情節(jié)跌宕波折。結(jié)句正中靶心,說明“可憐”之處,解答觀者困惑。“不問蒼生問鬼神”精練地概括漢文帝沉迷求仙問藥、不思政事的特點,這也是許多封建統(tǒng)治者的生動寫照,詩人所處的晚唐時期亦是如此。看似諷漢,實則刺唐;看似憐賈,實則憐己。不禁讓人有歷史循環(huán)的哀嘆。
上一篇:李商隱《裴明府居止》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fēng),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