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名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導(dǎo)讀】
《錦瑟》是一首感傷身世、抒發(fā)悼亡和失意之情的詩歌,歷來極負盛名。詞采華美,意蘊深厚,詩意朦朧,有人說是愛情詩,有人說是悼亡詩,有人說是詠物詩,有人說是詩人晚年自述身世遭遇的詩。總的說來,詩歌圍繞對作者自己一生遭遇的回顧,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抒寫了人生道路中的坎坷和由此產(chǎn)生的感傷,痛惜年華流逝而抱負成空,反映出詩人在當時社會的重重壓抑下抱負不得舒展的痛苦和橫遭埋沒的悲劇命運。
【原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①,一弦一柱思華年②。
莊生曉夢迷蝴蝶③,望帝春心托杜鵑④。
滄海月明珠有淚⑤,藍田日暖玉生煙⑥。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⑦。
【注釋】
①錦瑟:裝飾華美的瑟。無端:沒有理由。②一弦一柱:猶言每弦每柱。華年:指逝去的美好歲月。③“莊生”句:《莊子·齊物論》說,“昔者莊周夢為蝴蝶……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生,即莊周。④“望帝”句:傳說周朝末年,蜀國君主望帝,國亡悲痛,死后魂化為杜鵑鳥,這里用此典故來表達殷切的思念。⑤“滄海”句:傳說南海有鮫人,像魚一樣生活在海中,哭泣時眼淚能變成珍珠。⑥“藍田”句:陜西省藍田縣是著名的產(chǎn)玉地。傳說有美玉的地方籠罩著若有若無的煙霧,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可望而不可即。⑦惘然:迷惑悵惘,若有所失。
【譯詩】
這花紋如錦的瑟為什么偏偏有五十根弦?
琴上的一弦一柱都使我回憶起青春少年。
我的一生像做了場蝴蝶夢理想成了虛幻,
我心中的憂愁無法言明像那悲啼的杜鵑。
我如明珠被棄于滄海那明珠還閃著眼淚,
我像美玉被埋入土中那光澤還騰起云煙。
這種痛楚心情豈是等到追憶往事時才有,
在事情發(fā)生的當時就惆悵不已難以忘懷。
【賞析】
詩的首聯(lián)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點明“思華年”的主旨。意思是說: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我對逝水流年的追憶,暗示自己才華出眾而年華流逝。中間兩聯(lián)追憶往昔,化實為虛,一連用了四組典故,構(gòu)成一幅幅色彩凄艷而又迷離恍惚的具有高度象征意義的畫面,既抒悼亡之情,又發(fā)失意之嘆。詩的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是全詩的核心。頷聯(lián)中莊周夢蝶的典故是李商隱有感于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還包含著他對愛情與生命消逝的傷感。望帝的傳說中詩人筆下美麗而凄涼的杜鵑已升華為詩人悲苦心靈的象征。深沉的悲傷,只能托之于暮春時節(jié)杜鵑的悲啼。頸聯(lián)緊接頷聯(lián),“珠”、“玉”乃詩人自喻,不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詩人借這兩個形象,體現(xiàn)自己具有卓越的才德卻不被世用的悲哀。詩的尾聯(lián),采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jié)束全詩。“此情”總攬所抒之情,“成追憶”則與“思華年”呼應(yīng)。“可待”即“豈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極富個性。內(nèi)容朦朧而深廣,情意含蓄而深長,婉曲回旋,斑斕華妙,辭藻華麗,形象明麗,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加之將典故、比興象征手法兼用并舉,且屬對工整,造詞新穎,聲韻流暢,因此獲得了極佳的藝術(shù)效果,成了千百年傳誦不衰的名詩。
上一篇:《李商隱登樂游原①》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