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令
建安二十三年
【題解】
曹操為安排自己的墓葬所下的令。
【原文】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①,因高為基,不封不樹②。《周禮》③,冢人掌公墓之地④,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漢制亦謂之陪陵⑤。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⑥,使足相容⑦。(《魏志·武帝紀》)
【注釋】
①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規(guī),規(guī)劃。西門豹: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人,他生前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死后人們?yōu)樗㈧艏o念。原:廣闊平坦而地勢高的土地。壽陵:帝王生前建造的墓地。
②不封不樹:不堆土,不種樹。
③《周禮》:敘述周制的書。
④冢(zhǒng)人:周朝掌管墓葬的官員。
⑤陪陵:把功臣的墳墓葬在帝王陵墓的旁邊,稱為陪陵。
⑥兆域:墓地的范圍。
⑦使足相容:讓它能夠容納得下。
【精要簡介】
文中說:古時的墓葬必須要安置在瘠薄的土地上。如今計劃在鄴縣西門豹祠西邊的高地上作為壽陵,根據(jù)原先的高度建造,不堆土,不種樹。根據(jù)《周禮》,冢人掌管國家墓地,諸侯葬在帝王的左右,卿大夫葬在后面,這是陪陵。
凡是有功之臣,死后都應該陪陵。所以一定要擴大墓地的范圍,使它可以容納得下。
上一篇:曹操《用間篇》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曹操《置屯田令》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