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夜郎贈辛判官
【題解】
這首詩寫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這年春天,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而獲罪,被流放到夜郎。此詩估計是詩人剛被流放時所作。辛判官,可能是李白供奉翰林時的朋友。或許這位辛判官在與詩人對飲時,反復安慰詩人,于是詩人慷慨陳詞,毫無隱晦地向他傾訴了郁悒之情。
此詩回憶從前在長安的得意生活,對長流夜郎充滿哀怨之情。通過今昔對比,流露出企盼赦還的心情,自然也有博取辛判官同情之心、暗含期待援引之意。
【原文】
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①。
氣岸遙凌豪士前②,風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紅顏我少年,章臺走馬著金鞭③。
文章獻納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④。
與君自謂長如此,寧知草動風塵起。
函谷忽驚胡馬來,秦宮桃李向明開。
我愁遠謫夜郎去⑤,何日金雞放赦回⑥?
【注釋】
①五侯七貴:見《漢書·元后傳》。唐人多以漢暗喻本朝之事,故這里借指當時與李白結交的達官顯貴。
②氣岸:猶意氣,傲岸的氣概。
③章臺:漢時長安城的章臺街是妓院集中之處,故常以章臺代指妓院賭場等場所。后世又以“章臺走馬”指冶游之事。
④淹留:停留。淹:滯留。玳瑁筵:指華貴的筵席。玳瑁(dài mào):一種有花紋的海龜,其殼可鑲制家具。筵:酒席。
⑤謫(zhé):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
⑥金雞放赦:金雞,古代頒布赦詔時所用的儀仗。后用作大赦之典。
【譯文】
過去我們在長安的時候,少不更事,經常沉湎于花前月下,與那些當朝的權貴一起推杯換盞飲酒作樂。那高傲的氣概遠遠地凌駕于那些豪情壯士之上,風流倜儻的我們,又怎肯落在他人身后?
當時你是青蔥紅顏,我也正是青春少年,揮舞著金鞭縱馬橫穿長安章臺街巷,冶游天下。
麒麟殿上曾向皇帝獻上優美的文章,得到賞識,然后就有機會留坐在華貴的筵席之上聽歌觀舞。
和你一樣,我也以為可以這樣長久風光下去,誰知草動風聲起,爆發了安史之亂使我受到牽連。
忽然得知函谷關有胡人的兵馬殺來,許多人才都像秦宮的桃李向陽盛開一樣,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我卻被遠遠地流放夜郎,前路茫茫,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遭逢朝廷的金雞大赦,放我回來呢?
上一篇:李白《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流夜郎聞酺不預》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