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鳳凰臺
【題解】
這是李白集中為數不多的七言律詩之一。此詩一說是唐玄宗天寶六年(747年),作者奉命“賜金還山”,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還有一種說法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
詩中語言清麗流暢,毫無雕飾,雖為登臨吊古之作,卻無單純憑吊之詞,而是引出歷史典故,與自己獨特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自己憂國傷時之情,啟發人們更深刻的思考。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①,鳳去臺空江自流②。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③。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④。
總為浮云能蔽日⑤,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釋】
①鳳凰臺:昔日位于今南京城內西南隅,鳳游寺一帶。
②江:這里指長江。
③衣冠: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郭璞的衣冠?!,F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園內。一說指當時豪門世族。
④二水:一作“一水”。
⑤總為浮云能蔽日:此處的浮云暗指奸邪小人,比喻小人當道禍害忠良,此處指奸佞之徒蒙蔽君主。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許多鳳凰悠閑自在地悠游嬉戲,如今鳳凰離去,而亭臺空空只有江水獨自東流。
吳宮周圍的鮮花芳草將幽幽小徑厚厚埋住,倍顯荒涼,晉朝的多少豪門王孫貴族現在都已成為荒冢古丘了。
三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好像坐落在青天之外;滔滔江水被白鷺洲從中分成了兩條河流。
總有奸邪當道禍國殃民,猶如浮云蔽日無法見光,如此被貶后與長安不得相見,讓我心中溢滿惆悵。
上一篇:李白《登新平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