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本篇作于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遠游之際。天門山在安徽當涂境內,系東、西梁山之合稱,兩山夾江對峙,巖石突入江中,勢如天門故名。
首句說“天門中斷”,也就意味著兩山本為一體,只因阻礙了洶涌的江流,才被沖開而成兩山。也就是《西岳云臺歌》所謂“巨靈咆哮擘兩山(華山與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流。”此句強調的是江水的沖決力。
次句則反過來,寫天門山對江水的約束力。由于兩山束江,江水東流至此突遇阻遏,于是形成巨大的回漩和波濤洶涌的奇觀。類乎《西岳云臺歌》所寫“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上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的情景。一本作“直北回”,則是對長江過天門山的流向的精細說明,氣勢感稍遜色。
三句寫舟中望山。山,因為人的立足點在船上,所以有兩岸青山迎面而來的感覺,也就是敦煌曲子詞所說的“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可謂興會淋漓。
末句則寫詩人之舟乘風破浪通過天門山的令人興奮情景,因為是乘舟東向,朝著大海的方向,所以說是“(朝)日邊來”。這時,讀者仿佛看到水天相接處,一輪紅日涌出江心,在此壯麗的背景之上,襯托出一片風帆的剪影,景色是那樣清新,色彩是那樣的鮮艷,實在有些妙不可言。
全詩以舟行移動視角,以興會展開想象,有氣勢,有力度,“極自然,洵屬神品,足以擅揚一代。”(《唐宋詩醇》)
上一篇: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
下一篇:李白《永王東巡歌》賞析原文與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