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
梁先生語錄:
人都是要求過一個痛快的生活。但此痛快生活,果自何而來?就是在各自的精力能夠常常集中,發揮,運用。此意即說,敷衍、懶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企待著去挨磨日子,便沒法得到一個痛快的生活——也很不合算。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在告訴人們不要逾越自己的職權,不要亂管別人的閑事。現實生活中,從某種程度上看,我們可以說,“在其位,謀其政”。
人生于世,我們終將走上社會,有自己的工作。也許,眼下的這份工作是自己所喜愛的工作;也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或是養家糊口;也許,工作只是為了打發時間……然而不論是哪種情況,要真正讓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我們都應當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梁先生指出,“天下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只在各人自求而已。人生幾十年,總是需要以某種價值或是意義來支撐的。若要強調工作之于人生的意義,我們可以說它們是血與肉的關系。工作是個人人生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人的一生,乃至人生的主要意義,大都是由個人的工作體現出來的。若是一個人“在其位”,不能“謀其政”,不能盡心盡力,那就難以出成果,一無所得也是有的。試想,人生一世,幾十年都像一只無頭蒼蠅一樣飛行著,最后墜落的時候怎能不追悔莫及?
所以說,我們要賦予工作以生命的意義,才能帶著激情去創新,不斷超越自我,才能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否則,總在抱怨,總在挑剔,總在假設,這終將是無所得的。相反,若是始終能稟持從容淡然的心態,“干一行,愛一行”,奮然前行,不斷突破自我,便能不斷給生命注入新鮮的血液,熔鑄完美的人生。
而要做到這一點,最終“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言一行的事。相反,它需要人們長途跋涉,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人們在保持從容和淡然的心態下去努力,去改變。否則,就難免會淪為急功近利的囚徒。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為了金錢,或是權力,而不惜走上貪污腐敗的道路,最終終結自己的事業,更嚴重也可能會毀了自己的一生。試問,要是他們能保持順其自然的態度,從容淡然地看待功名利祿,踏踏實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會結出這樣的苦果來嗎?
那么,身處世間,我們如何才能實現“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這一目標呢?對此,梁先生給我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第一,要有為社會犧牲的精神。人是社會中的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生存,因此,個人的人生價值,不能離開社會而談。誠如馬克思所強調的,人生的價值主要在其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上。在這樣的認識上,盡心盡力地工作,才能真正有所建樹,敷衍了事或是應付是難有所成就的。而真正能盡心盡力的人,最終也能從容淡然地面對工作中的一切,甚至是生活中的一切。也正因為淡然,所以能更有犧牲與付出的精神,否則,難免成為錙銖必較之徒。
第二,看重自己的工作。其中的意義,梁先生也有明確的闡述:“有的人每每看輕自己的工作,覺得粗淺而不足為,這是一個錯誤。須知雖然是粗淺的事情,如果能集中整個精力來做,也都能做到精微高深的境界。”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越是認真,越是淡定,越是從容,越是能“柳暗花明”;越是從容泰然,鎮定自如,越能出成績,而這之于人生,不正能體現其意義來嗎?
第三,工作要盡心盡力。一個人之所以心虛,不鎮定,不穩重,常常在其未盡心,未盡力。人生于世,要讓自己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少不了對工作盡心盡力。肯為之付出心血,多數情況下,也必不會為之所辜負。如此一來,不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還是讓人防不勝防的打擊,都能泰然處之,從容淡定,而不至于手足無措;本著這樣的心態,便能達到“風雨欲來,不為所動”的境界,進而更為專注地工作。
梁先生說:“大概任何一件事業或一種學術,只怕不肯用心,肯用心一定可以得到許多的啟示與教訓,一定可以有所得,有所悟。在這個地方的所得,同在那個地方所得的是一樣高深;在這里有所通,在別處也沒有什么不通,所謂一通百通。”從梁先生對學術、對問題的態度,我們就能發現他這句話的道理所在:人生于世,對待工作,若是不肯用心,不能盡心盡力,便難以讓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會心虛;同樣地,不能盡心盡力,從容和淡然也無從談起。如此一來,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也不過是天方夜譚罷了。
總而言之,身處世間,我們要得到痛快的合理生活,對待工作,必須秉著從容淡然的心態,持以“在其位,謀其政”與“干一行,愛一行”的態度。能如此,方能成就自我,才可做從容淡然的自己。否則,只能虛度此生,一生一世都做欲念的囚徒。
上一篇:《因為相知,所以信任》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如何讓磨難變成人生中的財富》梁漱溟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