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筆三首①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②。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③。
其二
父老爭看烏角巾④,應緣曾現宰官身⑤。
溪邊古路三叉口⑥,獨立斜陽數過人⑦。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
明日東家當祭灶,只雞斗酒定膰吾⑧。
①元符二年(1099)臘月作于海南。王文誥按:“此三首平淡之極,卻有無限作用在內,未易以情景論也。”(《集成》)
②“白須”句:與前一首《縱筆》同,僅以“須”字易“頭”字。
③“小兒”二句:《冷齋夜話》卷一以此二句與白居易“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相比,謂即黃庭堅所講的“奪胎法”。紀昀評曰:“嘆老意如此出之,語妙天下。”(《紀批》)
④烏角巾:黑頭巾,古代隱士之帽。杜甫《南鄰》:“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粟不全貧。”
⑤“應緣”句:相傳東坡為戒禪師后身,故云。見《許彥周詩話》及《春諸紀聞·坡谷前身》。
⑥“溪邊”句:王文誥按:“此三首之第三句,皆于極平淡中陡然而出,而此句尤奇突,殊不知‘爭看’二字已安根矣。三首皆弄此手法。”(《集成》)
⑦“獨立”句:紀昀曰:“含情不盡。”(《紀批》)
⑧“明日”二句:舊俗以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夜,于是時祭灶神,見《東京夢華錄》十、《武林舊事》三。膰(犳á狀),致送祭肉。紀昀評此句曰:“真得好!”(《紀批》)
上一篇:蘇軾《倦夜》注釋
下一篇:蘇軾《汲江煎茶》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