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樓書事①
【原文】
四顧山光接水光②,憑欄十里芰荷香③。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④。
【注釋】
①鄂州: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漢、黃石一帶。南樓:即指武昌蛇山頂。
②四顧:向四周看去。山光、水光:指山水之色。
③憑欄:依靠著欄桿。十里:即指水面遼闊。芰(jì):即菱角。
④并:合并為一處。一味涼:即一片涼爽。
【譯文】
向四周看去,山水連同一線,倚著欄桿看見十分遼闊的水面上,菱角和綻放的荷花清晰可見,清風送來一陣陣的香氣。
明月清風沒有人理睬或看管,從南樓上看去,明亮的月光和清風融合在一起,帶給人一片涼意。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夜登高望遠的古詩,其中“明月”在其中不僅作為具體的景物存在,而且在這首詩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明月的存在,詩人才能在南樓上望見遠處的風景,正是有了朦朦朧朧的月光,詩人才能看見山水一色的美景,才能知道自己聞見的是菱角和荷花的香味。后兩句詩運用擬人的手法,將無人看管的清風與明月“混為一談”,甚至讓兩者水乳交融,仿佛夏夜的陣陣涼意也是清風與明月融合在一起的功勞。
黃庭堅的一生充滿戲劇性,他在仕途上舉步維艱,因受人陷害,曾一度被貶謫到偏遠地區六年,好不容易被召回去做官幾個月,緊接著又被罷免官職,不得已來到武昌閑居。當他在夏夜獨處時,看見清風明月無人看管,自由自在,聯想到自己每當想要有所作為就會被打壓獲罪,內心的那種悵然若失之感便油然而生。
上一篇:黃庭堅《答龍門潘秀才見寄》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雕陂》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