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田筆耕賦真詩
——拜讀《硯耕塘詩稿》有感
◎茹陽
展開《硯耕塘詩稿》,拜讀到白先生的詩歌,我心如泉涌,意似風飄。我是工科出身,文學功底尚淺,恐怕無法完全地領悟這部詩集所浸透著的傳統文化精髓,無法充分地體味這些華章所蘊含著的人文精神之美,但愈是如此,我愈感到它的彌足珍貴,不能不將心中的感言一吐為快!
感言一,詩如其人,詩言其志?!霸娦约慈诵浴!闭缱髡咦孕蛑兴睹娦颉分械墓旁?,“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打動人心的好詩總是源于詩人真實的人格品性:人是真男子,詩才成真氣骨;人有真性情,詩才具真魅力。作者及其詩文給我最大的沖擊力就是這樣的“真”。他是真男子,所以他的許多詩作意象宏大,格調雄奇,聲韻鏗鏘,卓然風骨自現?!鞍采眄氄x,立命要勤勉。感恩能躬行,臨風敢憑欄。(《自勉》)”作者頂天立地、堅守正義、勤勉躬行的品格躍然于紙上。“一彎冷月上額端,兩袖清風八百年。扶弱香蓮未香殞,懲強鍘美成美談。擲硯沉江浮廉政,把藕予民見青天。葡身凝望包公祠,清心已越萬仞山(《包公祠贊包青天》)?!弊髡呓韫刨t人的傳說抒發胸臆,既是贊美包青天為民做主的正義之舉,也是對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仕人精神傳統的呼喚。他有真性情,所以他也有許多詩作言簡意切,語淡情深,感人肺腑,情感能量充沛。“創業襄平遼化路,執教濱城智仁街。愛子孝廉心堪慰,瞭望親朋在天國(《敬三姨》)。”作者生動詮釋了“三姨”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女性形象,含蓄地傳達了對忍辱負重、甘于奉獻的長輩的敬重與深情。作者不僅詩文精彩,注解也傳情。比如,《在賀鵬宇四十五歲生日》的注解中提到:“小舅,年齡小于作者,是作者的長輩,更是作者的朋友。”這句“更是作者的朋友”絕非畫蛇添足,而是畫龍點睛,體現了作者與小舅間那份源于親情又超越了親情的精神默契,以及彼此對這份情誼的珍重。讀到這樣的句子,讓人感到溫暖和友善。掩卷沉思,《硯耕塘詩稿》憑什么打動了那么多人的心靈?在我看來,主要在于作者對生活、對藝術、對讀者抱有真誠的態度,在于作者用性情之石,擊出才情之火,照亮了善感之心!
感言二,文以載德,文以載道?!暗隆迸c“道”的一方面,是家國的情懷與大義的擔當。有文藝評論家指出,命名為《國殤》的四首七絕,寫于汶川地震突發之后,作者從不同角度寫了這場巨變中所展現的人性光芒,令人心弦震顫。比如,“巴蜀罹難天地傾,血脈相牽同胞情。以沫相濡經風雨,共筑大愛寫蒼生?!边@種全景式鳥瞰,寫出了大災時全民共筑大愛,血脈相牽的恢宏景觀。再如,“總理俯身瓦礫前,聲聲呼喚涕淚連。權高位重民為本,敢赴九死不貪閑?!边@種特寫式描繪,把溫家寶總理的真摯情意寫得傳神動人。這些句子我百讀不厭,并每每為之動容,為之振奮。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閃爍著人性光芒的句子,除了橫溢的才華之外,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有著非同凡響的深情厚誼,他一定是位“雙眉緊鎖,心憂天下”的守望者。毫不夸張地說,我甚至想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暗隆迸c“道”的另一方面,是哲理的思考與人生的探尋。比如,“夜投小店已三更,半醉燈火半壁風。以苦為樂神仙事,一夢醒來紫氣東(《夜宿》)。”這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詩,既寫出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夜宿小店的人生愜意,又寫出了以苦為樂、心中有夢、企盼光明的人生豪邁。是啊,在詩人和哲人的思維意識當中,生活即是詩歌,生活即是哲學!
感言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作者的兒子白優優在序言中強調他對父親詩蹤、詩情的追逐、向往和敬重。他說:“驕傲地說,在他眼中我這個當兒子的是能讀懂和欣賞他的情懷的。”“父親詩中的美麗與灑脫還是讓大家自己來品讀吧,寥寥幾言,怕是很難說出我對父親的愛與眺望?!薄白鳛楦概缸右粓?,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父親的背影不僅只是夏日里的陰涼,更多的是他堅定的腳步和指引的方向?!眱瀮炈鞯男蜓?,語言平實簡潔,卻傳達出作者作為一位父親,對兒子心性的培養、德行的修持、人格的塑造。如作者在《示兒》《再示兒》《給優兒》《警訶優兒》中諄諄告訴兒子,“滿易招損訓千古,謙可收益是良方”。勉勵兒子謙虛做事,虛心為人,飽含豐富人生哲理。“躬身學習不浮躁,偶以驚人算平常。”字里行間蘊含著父親對兒子的殷切期望和無限深情,令人尊重和感動。作者將詩中的情懷付諸生活與事業。這是詩化的人生,也是人生的大詩!
硯耕塘,是白先生的書齋。先生以硯為田,以筆為犁,求田園之樂,愛自然之美,究天人之際。我等后輩晚生定會將《硯耕塘詩稿》置于案頭和心頭,反復研讀,用心揣摩,為自己開辟一個心靈的單間(羅曼·羅蘭語),并按照先生的教誨與指引,外正其容,內正其心,苦苦匯聚,孜孜以求。畢竟,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最后,敬祝先生身體康健,萬事順遂,鼎盛永年!
上一篇:趙國杰《白瑋與詩——從我個人的視角》
下一篇:高永民《秉國學之風 彰國樂之范——讀白瑋老師《硯耕塘詩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