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為金陵史致道留守壽①
【題解】
此詞當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時任建康留守、知府兼沿江水軍制置使的史致道即將離任,辛棄疾為他祝壽。辛棄疾時任建康通判,對史致道欽佩有加。兩人交往甚密,經常探討富國強民,恢復中原的大計。此詞作的思路與壽韓南澗詞相近,詞的上片寫史致道的事功與談吐,大致是贊頌壽主史致道的非凡才能與功績,以此寄托詞人的愛國情思;詞的下片寫對史致道的期望與祝愿,繼續整頓乾坤,建功立業。全詞格調恢宏,語美詞工,堪稱佳作。
【原文】
塞垣秋草,又報平安好。尊俎上②,英雄表。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談笑③。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難老。
莫惜金尊倒。鳳詔看看到④。留不住,江東小。從容帷幄去,整頓乾坤了。千百歲,從今盡是中書考⑤。
【注釋】
①千秋歲:詞牌名,又名“千秋節”。金陵:今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蘇揚州人。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時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軍制置使。②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同“樽”,古代盛酒器;俎,置肉之幾。英雄表:英雄氣概。③霏(fēi):散開;飄散。④鳳詔:皇帝的詔書。⑤中書:即中書令,官名。漢武帝時以宦官擔任中書,稱中書令。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綜理政務,共議國政。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分別為三省長官,并為宰相。中書考:用唐郭子儀事。
【譯文】
塞垣之地的秋草茂盛,再一次報塞垣年年太平安好,這無疑是你戍守的功勞。你有“決勝尊俎之間”的才能,更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英雄氣概。你使金陵城固若金湯,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新氣象,你言如珠玉散落玉盤,瀟灑自如談笑風生。春天越來越臨近了,一季梅花面對衰落的時候,怎能像人那樣不容易衰老呢?
不要吝惜酒樽傾倒,只需盡情開懷暢飲。皇帝的詔書很快就能看到,你不久便會應詔入朝。你是治國之才,塞垣留不住你,因為在這小小的江東之地,實在難以施展才華。回到朝中得以重任,就可以從容淡定運籌帷幄做決策,整頓乾坤,收復中原地區,輔佐皇上治理國家了。這樣你將與唐代中書令郭子儀一樣,永為賢相,千古流芳。
上一篇:辛棄疾《千年調·庶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題解,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辛棄疾《南鄉子·好個主人家》題解,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