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楚陜甘豫五省土地兼并、封建剝削比較嚴重,大批農民失去土地,到處流浪,生活不堪。
乾隆四十年 (1775年),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宋之清在川陜楚一帶傳教,準備起義。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事發被捕,在押解途中,劉之協乘機逃走。清廷嚴令搜捕白蓮教徒,官兵胥吏乘機騷擾,因株連而家破人亡的不可勝數。忍無可忍,在 “官逼民反” 的口號下,起而反抗了。
嘉慶元年(1796年),湖北枝江、宜都的白蓮教首領聶杰人、張正謨等首先在荊州起義,接著王聰兒(齊王氏)、姚之富等在襄陽起來響應。徐天德、冷天錄在四川起義。清政府派湖廣總督畢沅、湖北巡撫惠齡等率兵鎮壓。但農民起義的烈火越來越旺,迅速發展到楚、川、豫、陜、甘各省。其中王聰兒一支勢力最強,他們進逼孝感,直指漢陽,迫使武昌戒嚴,嘉慶二年(1797年)入河南、陜西、四川,與徐天德會師于東鄉(今宣漢縣)。
起義軍分別以青、黃、藍、白、綠五色為號,又有掌柜、元帥、先鋒、總兵諸名目。他們在深山中,忽分忽合,忽南忽北,游擊作戰,屢敗清兵。所到之處,人民群眾為其提供吃、住各種方便,所以盡管清軍殘酷鎮壓,但義軍隊伍卻越來越壯大。嘉慶三年(1798年)初,王聰兒命高均德引開清軍,而自率2萬人馬進攻陜西郿縣,進至周至,直逼西安,因受阻又折向東南,自山陽趨湖北。明亮、德楞這兩個鎮壓義軍的劊子手聯合鄖陽地主武裝進攻,王聰兒、姚之富失敗后跳崖犧牲。此后,徐天德軍堅持斗爭,進襲川西,轉戰甘肅秦州、岷州。到嘉慶六年(1801年)徐天德在湖北均縣戰斗中犧牲,劉之協也在河南葉縣被捕,犧牲于北京。
上一篇:《王倫起義》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租佃制》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