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的御用和尚
雍正帝是一個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日夜憂勤國事,不喜奢華娛樂。但是,皇宮之中,雍正也有一批好朋友,他們既不是朝中大臣,也不是宦官閹黨,而是得道高僧,這是為何呢?
雍正對佛教情有獨鐘。他繼位前的府邸就如同一所殿閣重重的寺院,處處供奉佛祖,香煙裊裊。雍正三年,他的府邸改名為“雍和宮”,后來成為名聞遐邇的喇嘛寺。他年輕時曾雇人代替自己出家,同時與佛教僧侶來往密切。他當時曾宣揚佛家的出世思想,但只不過是為他積極謀位作掩護。即位后,他仍然繼續尊崇佛教,把自己和諸大臣都比作真仙真圣,生來就是為凡間百姓做善事的。雍正自稱“破塵居士”、“園明居士”,還公開招了十幾個門徒,經常談佛說經,甚至干涉佛教內部事務。
與此同時,有些佛教僧侶也直接參與政治。其中,西岳華山的住持長老文覺禪師,足智多謀,曾被封為“國師”,在宮中侍奉雍正。雍正處理軍機大事,也常請文覺發表意見。他往往能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深受雍正賞識,成為雍正的心腹。雍正意欲除掉恃功驕橫的年羹堯和隆科多兩個重臣時,也曾把文覺請來商議。文覺從來不公開露面,當眾發表意見,但背地里卻幫雍正處理了不少難題,雖無官無品,卻有權有勢,朝內文武大臣都對他敬畏有加。雍正十二年,雍正命其前往江南朝山,所到之處,地方官都以王公規格迎送,儀衛尊嚴非同一般。
還有一個和尚性音,是京師大覺寺的住持,也是雍正頗為器重,并視為知己的人。性音佛學造詣很深,常常語出驚人。雍正即位后,性音到廬山隱居寺修行,四年后圓寂。雍正曾追贈其為國師,賜謚號,并將其著述收入藏經。然而,數年之后,雍正竟削黜其封號,從藏經中撤出其著述,令人大惑不解。據推測,可能他參與了雍正即位前的許多最高機密,其先榮后黜的經歷與年、隆二人相似,如此結局并不足為怪。
據說雍正還有一個佛門高足超盛和尚。雍正曾親自為超盛講解佛旨,夸獎他聽了自己的講經后,能“直搗三關,洞命妙義”,超過所有同輩僧人。北京臥佛寺重修以后,雍正命他去執掌法席。因為是自己耳提面命的高足,自然在密謀大事上,免不了會參與其中,只是無人知曉此中秘密罷了。
至于這些御用僧人參政的詳情,因無正史可考,野史又語焉不詳,傳說又難說可靠,留給后人的則成了一團謎。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很清楚地看到,雍正采用和尚參政,是為鞏固其政權服務的。正是他生性多疑,才不得不用這些在政治上與自己沒有沖突、沒有利害關系的和尚密謀,以達到打擊政敵的目的。
上一篇:雍正朝密折制度-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震驚全國的文字冤獄-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