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鞭尸多爾袞
順治七年(公元l650年)十二月,多爾袞在圍獵中墜馬身亡,年僅39歲。第二年正月,順治帝親政,一個月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多爾袞十大罪狀。之后沒收了多爾袞的家產,罷免了他的封爵,剝奪了對他的獎賞,撤銷了對他的國喪,誅殺了所有膽敢追隨他的黨羽。不僅如此,多爾袞的陵墓被掘開,他的頭顱被割下,他的尸體在遭到棍子和皮鞭的蹂躪之后被拋置于荒野。
掘墓鞭尸、焚骨揚灰、不準人去墳上祭掃,這是對死人最嚴酷的刑罰,目的是使其下輩子不能投胎轉世,讓其永世不得翻身。順治帝鞭尸多爾袞,毫無疑問,他對多爾袞的仇恨的確是刻骨銘心的。
崇德八年(公元l643年)八月二十六日,順治帝在沈陽即位。作為滿族入關后的第一代皇帝,天下終于歸屬在福臨名下,但福臨卻被掌握在多爾袞手中。經過一番經營,多爾袞的尊號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后來的“皇父攝政王”,距離真正的九五至尊只剩一個稱號了。名義上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一起攝政,但實際上濟爾哈朗早已被他排擠出了權力的中心,帝國的權力被他一個人牢牢地攥在手中,此刻的他成了中國真正的統治者,一個君臨天下的霸主,一個沒有封號的太上皇。多爾袞做了七年的攝政王,浴血拼殺、頤指氣使,與此同時,身為天子的福臨則危如累卵,戰戰兢兢,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擺布,當然會非常記恨他了。
然而福臨仍表現出了一個帝王應有的氣質和不可冒犯的尊嚴,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明顯。歷史記錄下了他登極前的一件小事:當迎接福臨前往篤恭殿舉行登位大典的儀仗隊整裝待發的時候,他的乳母居然提出要與他一起乘坐僅供皇帝專用的輦車。雖然這個表面放肆的要求其實是乳母出于對他年齡的擔心,但福臨卻堅持輦車只能由他一個人乘坐,他的理由成熟得超越了他的年齡——那輛看似普通的輦車代表了一個皇帝的尊嚴,沒有人可以與皇帝平起平坐。
多爾袞被順治帝鞭尸之說來自于當時在北京居住過的兩名外國傳教士,他們后來回國后寫了本書叫《韃靼戰記》,記載說:“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尸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腦袋,暴尸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這本書是講述他們在中國的眼見所聞的,應該比較可信。不管順治帝有沒有毀多爾袞的尸,他的墳墓的確是被毀了幾次。根據多爾袞惡焰滔天,欺壓皇室宗親等斑斑劣跡,想來順治帝不會放過他,也只有掘墓鞭尸以泄怒氣了。
另外,順治帝當時曾下旨任何人不得為多爾袞掃墓祭祀,讓其不能得享血食,這算是封建時代最為嚴厲的懲罰了。此后百多年間無人敢論及多爾袞,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平反”,命多爾袞的五世孫淳穎承繼睿親王爵位。
上一篇:順治帝的后妃-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頤和園東宮門金匾出自何人之手-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