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 (1750—1799年),滿洲正紅旗人。鈕祜祿氏,字致齋。生員出身。襲世職,乾隆時,初任侍衛(wèi),得寵。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授戶部侍郎,命為軍機大臣,兼內(nèi)務府大臣,執(zhí)政20余年,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公。乾隆皇帝晚年,對他倚任極專。他的兒子豐紳殷德被召為駙馬,勢焰熏天。
乾隆末年,內(nèi)外官吏貪污成風,人民起義一伙接一伙,清初百余年所養(yǎng)元氣大衰。和珅是貪污腐朽的最高代表。他任職期間,結(jié)黨營私,招權(quán)納賄。嘉慶皇帝未即位前即惡其人,即位后乾隆皇帝仍為太上皇,所以嘉慶皇帝不得不暫時忍耐。嘉慶四年(1799年) 正月初三,乾隆皇帝死去。初八日御史王念孫等便上疏糾彈和珅20條罪狀。嘉慶皇帝于十八日將20條罪狀宣示天下。賜自盡。同黨福長安等皆處死或降職貶官,其子豐紳殷德爵位被奪。和珅家財抄沒入官。凡109號,已估價者26號,值銀220兆89萬兩,未估價者83號,按比例估價,當有800兆兩有余。這時全國每年收入不過7000萬兩,而和珅以20年宰相所積財富當全國十年稅入之半尚強。在當時法國路易十四的家財聞名于世,不過2000余萬兩,僅相當于和珅家財?shù)乃氖种弧9饩w年間甲午、庚子兩次賠款總和,與和珅一人財產(chǎn)相當。當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之語。
乾隆皇帝一生注意懲貪,但他最信任的宰相和珅竟是一個最大的貪污犯。越是懲貪,貪污越烈,清朝衰落之兆已于乾隆末年開始表現(xiàn)出來了。清政府按舊規(guī),已很難進行統(tǒng)治了。
上一篇:《南海地區(qū)的發(fā)展》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地方行政組織》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