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東宮門金匾出自何人之手
在北京頤和園東宮門的中間檐下,懸掛著一塊張龍金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揮灑自如,這字是誰的手跡呢?
相傳,頤和園剛剛修復完畢,慈禧太后找來主管建園的工部大臣,要他找人寫塊金匾懸掛在東宮門上。工部大臣想來想去,想到了光緒皇帝乃一朝君主,只要他來題寫,自己也能在萬歲爺面前賞個臉。想到這兒,他便去求見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當然樂意,就提起御筆在鋪好的一張宣紙上“刷刷刷”地寫了起來。工部大臣接過一看,“頤和園”這三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真叫難看。但又不能說,便照著這手跡做了一塊大匾,掛在頤和園的東宮門上。大匾掛上三天后,慈禧太后來到頤和園游湖。看見此字這般難看,也敢懸掛在宮門之上,快給我摘下來!工部大臣見老佛爺發了怒,嚇得渾身顫抖,連忙叫人將匾摘了下來。
又過數日,光緒皇帝也來頤和園,他一見宮門上的大匾沒了,便質問工部大臣是咋回來。工部大臣嚇得連忙跪在地上,把前幾天老佛爺叫摘大匾的事兒講了一遍。悶悶不樂。后來工部大臣湊到案前看了看上面擺著的字說:“以臣之見,閉門而寫,不如記師求學呢!”光緒問:“以你之見,何人可求?”
工部大臣道:在建園時,有個叫王家福的木匠,寫得一手好字,家就住在園子東面的村子里。他帶的徒弟個個功夫超人。
第二天早上,光緒換上便裝,順著頤和園的東堤出了新宮門,朝園子東面的小村莊走去,來到村里見了王木匠,就連忙下拜。王木匠慌了,說:“先生到此,有何相求呀?”光緒說:“愿拜師學字!”王木匠連說“不敢當”,熱情地將光緒讓到里屋,指著墻上的幾幅字畫給他講起了刻苦練字的奧妙。當緒聽得入了神。接著,王木匠又手把手地教他寫起字來,寫了一張又一張。
光緒一連半個月到王木匠家向老人求教,寫字大有長進。為表謝意,他把老人請進了頤和園。王木匠見?小徒弟原是堂堂的萬歲爺,嚇得連忙跪下叩首。光緒忙扶起老人說:皇上也是凡胎肉骨,理應不恥下問。老人見皇上平易近人,更加精心地教他寫字了。
轉眼到了重陽節,光緒皇帝將滿朝文武百官召到玉瀾堂,然后命人將一張如匾大小的宣紙鋪在龍案上,接著拿起足尺湖筆,蘸飽松煙徽墨,揮筆在紙上寫下了“頤和園”三個大字。眾大臣看罷,從內心里連連發出叫好聲。光緒端詳了好一會兒,自我感覺良好,便叫人呈給慈禧太后,請她過目。老佛爺看了十分滿意,然后叫人照此字重新做了一塊九龍金匾,又掛在了頤和園東宮門的中檐下。
上一篇:順治帝鞭尸多爾袞-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馬關條約賠款去了哪里-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