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制為努爾哈赤所建立。每300人設一牛錄額貞 (佐領)。5牛錄設一甲喇額貞 (參領),5甲喇設一固山額貞 (都統),每固山左右分設兩梅勒額貞 (副都統)。初設四旗,為:黃、紅、藍、白。其后增設四旗,各以間色緣其幅,為: 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共為八旗,稱八旗兵。清入關后,收編明朝降軍和各州府改編的軍隊,用綠色軍旗,故稱綠旗兵或綠營兵。八旗兵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旗的頭領稱都統,即固山額真。旗兵由中央的都統衙門掌握,地方都撫無權征調。八旗兵分為守衛京師的 “禁衛兵” (京營兵) 和駐防外地的“駐防兵”?!敖l兵” 又分為 “郎衛” 和 “兵衛”?!袄尚l” 選上三旗中才武出眾者組成,分班入值紫禁城,由領侍衛府統領?!氨l” 建制有: 八旗驍騎營、八旗前鋒營、八旗護衛營、八旗步兵營 (由綠營兵組成的五城巡捕營亦附屬之),內府三旗 (上三旗)、火器營,健銳營,虎槍營?!榜v防兵” 則根據防地任務的輕重而駐兵多寡。從省會以下至各城鎮要地,分別設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衛、防守衛等職。
順治元年 (1644年) 定都北京后,八旗兵在京城內駐防布局是: 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正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正藍旗在崇文門內,正黃旗在德勝門內,正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在阜城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
盛京 (沈陽) 滿、蒙、漢八旗兵,命內大臣河洛會為總管,設左右翼梅勒章京各一人負責統領。順治三年 (1646年) 改總管為按班章京,順治十年 (1654年) 又增設寧古塔按班章京。
滿清貴族用這樣的八旗駐防來鎮壓人民的反抗斗爭。
上一篇:《修《明史》》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包買商》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