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皇后吳氏:秀外慧中有膽識,德高望重不干政
邢秉懿雖名為南宋朝的第一位皇后,但她卻一直在金國做俘虜,沒有享受過一天皇后的生活。反觀趙構的第二位皇后吳氏,才算得上是南宋朝第一位真正的皇后。
邢秉懿的棺木被帶回后,趙構心情抑郁,當時還是吳貴妃的吳氏為了寬慰他,特意讓自己兩個才華橫溢的侄兒吳珣、吳琚娶了邢秉懿娘家的兩位姑娘。1143年,趙構感念吳貴妃多年來與他同甘共苦、生死相隨,冊封她為后。就這樣,十六年來中宮虛設的南宋宮廷才有了第一位真正的皇后。
吳皇后是一個頗有膽識的人,她秀外慧中,能文能武,居于深宮之中,卻不干涉朝政,但每到關鍵時刻都能主持大局,可稱得上是一位賢后。
吳氏的父親吳近在女兒出生前,曾經夢到過一個亭子,亭上有一個匾額,上面寫有“侍康”二字。當時亭子兩旁種著很多芍藥,襯托在綠草叢中,十分好看。吳近醒來后雖感覺這個夢很怪異,但是他也沒多想。沒過多久,他的女兒吳氏就出生了。吳氏長到14歲的時候,就因為美貌和智慧而聞名遐邇了。康王趙構慕名而來,將吳氏選入宮中。這時,吳近方才明白“侍康”這個夢的意思。
然而,沒多久金邦就南侵了,康王趙構雖沒被金兵抓走,卻東躲西藏的,日子過得很苦。在這期間,吳氏都追隨左右,不離不棄。后來,趙構稱帝后,宮中的衛士有一次發動了兵變,多虧了吳氏沉著應對,騙走叛軍,才讓趙構免遭大難。趙構在金軍的追擊下,只能不斷南逃,最后在杭州建都,封吳氏為“和義郡夫人”。自此,吳氏漸漸得寵了,被封為才人。
趙構的原配夫人邢秉懿被擄去了金國,但趙構沒有放棄她,依然冊封她為皇后。在邢皇后不在中宮的十六年中,都是吳氏在悉心侍奉趙構,還從不邀功。這讓趙構十分感激吳氏,認為她是一個非常賢惠的人。后來,等到趙構接回韋太后后,吳氏親自侍奉太后起居,韋氏對她贊不絕口。如此,有了太后的認可,又有“侍康”的瑞兆,趙構便在1143年正式冊立吳氏為皇后。
不過,吳氏侍奉趙構很多年,卻一生不曾生育,就連后來即位的孝宗也不是由她撫養成人的。當時,趙構唯一的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宮遲遲無人生育,于是,趙構接受大臣們的建議,在“伯”字行內的太祖子孫中挑選了伯琮作為養子,由張賢妃撫養。那個時候,吳氏也還沒有自己的孩子,趙構就將伯璩交給她養育。
后來,張賢妃病逝,吳氏將伯琮接來一同撫養起來。對這兩個孩子,吳氏一視同仁。由于伯琮性情恭儉,天資聰慧,又喜歡書史,趙構很喜歡他,也有意將皇位傳給他。不過,趙構那時還一心想要有個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沒有立皇儲,只是將伯琮、伯璩分別封為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號東西兩府。
等到趙構計劃立儲的時候,他想立伯琮,卻因為伯琮不是吳氏一手撫養的,擔心吳氏會有意見。結果,吳氏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她稱贊伯琮“普安,其天日之表也”,可當大任。趙構這才決心冊立伯琮為太子。
幾年后,趙構禪位給伯琮,是為宋孝宗。趙構自居太上皇,吳后也稱太上皇后,兩人一起退居德壽宮。趙構退位后,與吳氏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在這期間,吳氏精心侍奉,還想辦法調和趙構與伯琮之間的父子關系,讓兩宮沒有隔閡,讓宋孝宗伯琮能夠有所作為,肅清朝政。
1187年,趙構病逝,伯琮悲痛難當,無心打理朝政。等到守喪期滿后,伯琮也禪位了,立太子趙惇(孝宗伯琮第三子)為光宗,光宗尊吳氏為太皇太后。這時,吳后已年近80歲了。
光宗剛繼位的時候,還一心想有番作為,不想皇后李鳳娘是一個善妒又喜愛搬弄是非的人,害死了光宗的愛妃,導致光宗人變得恍惚起來,政事多由李皇后決策。后來,孝宗伯琮去世,光宗不肯主持喪儀,朝臣沒有辦法,只好將久居深宮的吳氏請了出來,請她垂簾代行祭奠之禮。
朝廷無主,人心惶惶。于是,朝臣建議光宗的次子睿王趙擴即位。光宗也同意了。唯恐出現變亂,吳氏主持了這場內禪大典,光宗與趙擴順利交接政權,解決了一場危機。
1197年,年老的吳氏一病不起,卻拒絕服用御醫的湯藥。問及原因,吳氏坦然地說;“我壽已80,死而無憾,難道還要因病連累他人嗎?”原來吳氏是怕皇帝怪罪御醫才這樣做的。不久,身經四朝的吳氏病逝,終年83歲。寧宗上為其謚號為“憲圣慈烈皇后”,將其與宋高宗趙構合葬于永思陵中。
上一篇:宋度宗趙禥皇后全氏:國破敗無處為家,離故國落發為尼
下一篇:末帝李從珂皇后劉氏:潑辣強勢君畏懼,大勢已去自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