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王名朱由榔,明萬歷帝之孫,桂端王常瀛之少子。由隆武帝 (唐王) 詔其襲封為桂王。
隆武二年 (1646年) 八月,明總督丁魁楚、巡撫瞿式耜、巡按御史王化澄等,討論桂王監國事。十月十四日朱由榔監國于肇慶,十八日即帝位,仍稱隆武二年,第二年改為永歷元年,以何騰蛟為武英殿大學士,瞿式耜為文淵閣大學士。
桂王政權是南明政權中堅持時間最長的一個政權,也是一個顛沛流離的政權。
順治四年 (1647年) 初,清軍攻下肇慶,丁魁楚降清,桂王先后逃到梧州、桂林、全州、武岡等地。只是由于瞿式耜在桂林堅守和廣東義軍在敵后牽制,才算保住了廣西一角。
順治五年 (1648年),由于人民抗清斗爭的發展,原投降清軍的金聲桓和李成棟反正,使湖廣、廣東、江西又回到抗清勢力之手,所以桂王又遷回肇慶。但是,腐朽的桂王政權內部卻發生了楚黨(李成棟等)、吳黨(原扈駕大臣)之爭,甚至把與他們聯合的農民起義軍當成黨爭的工具,這樣就大大削弱了抗清力量。不久,金聲桓、李成棟敗死,何騰蛟也在湘潭被清兵俘獲就義。
順治七年 (1650年),尚可喜破廣州、孔有德破桂林,瞿式耜、張同敞殉難。桂王只好再由肇慶逃出,輾轉梧州、南寧。順治九年 (1652年),農民軍孫可望迎桂王于貴州的安隆所。后來農民軍內部孫可望與李定國發生矛盾,桂王政府中的馬吉翔又從中挑撥孫、李關系,而造成農民軍的內斗,孫可望最后降清。順治十六年 (1659年) 清軍陷昆明,桂王逃入緬甸。康熙元年(1662年) 桂王被吳三桂俘獲,被絞殺于昆明。
上一篇:《林爽文起義》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梅文鼎的數學成就》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