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的烏申斯基
烏申斯基是19世紀60所代俄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對俄國教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1854年烏申斯基到一個孤兒院當俄語教師,不久又擔任了孤兒院的監督。1860年改任斯莫爾尼女子學校監督,在此短短的三年時間里,他對學校進行了大的改革。合并了原來分立的貴族女子部和市民女子部,取消了學生之間的等級隔離狀態;改行新的教學計劃,增加了自然科學的教學科目,采取實物教學,對一些學科如物理等還開始進行實驗;要求在校內不用法語講話,課堂上一律改用俄語教學;聘請了富有朝氣的青年教師,也聘請了一些著名的教學法專家來充任教師;除了七年制的普通教育班以外,還增設了兩年制的師范班:在第一學年學生除了學習普通學科以外,還學習教育學和教學法,在第二學年主要進行教育實習。這是俄國第一所培養女教師的學校,為俄國女子師范教育奠定了初步基礎。在教育理論上,1857—1858年間發表了《論公共教育的民族性》,《學校的三要素》等文章,1860寫了《勞動的心理和教育的意義》,1861年編寫、出版了俄語課本《兒童世界》,1864年編寫教科書《祖國語言》,出版了教育心理學著作《人是教育的對象》等。在這些著述中體現出烏申斯基教育民族性原則,把心理學作為教學理論的重要基礎,注意到了教與學兩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的辯證關系,新穎且符合一定科學原理的教學原則及有關教師的作用和要求的主張和見解等教育思想。烏申斯基的教育理論著述和教育實踐活動,對19世紀后期俄國的教育有很大影響。70年代俄國地方自治機構所辦的師范學校和國民小學,基本上是按照烏申斯基的辦學精神辦理的。遺憾的是,這位被稱為“俄國教師的教師”的教育理論家、實踐家于1870年過早地離開人世,年僅47歲。成為俄國教育史上的一大損失。
上一篇:早期美國的鐵路混亂
下一篇:早逝的劉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