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逝的劉翠霞
評劇劉派的創始人劉翠霞(1911—1941),系河北省武清縣人,幼年家貧隨至天津學戲,拜張柏齡、羅萬盛為啟蒙老師,后拜蓮花落名旦趙月樓為師。至1927年始為主演,后與天津第一代落子女演員李金順同臺演出。1930年,劉翠霞任“金花玉”班主演,開始受觀眾歡迎。1933年,劉首次赴北京演出,后又到大連、沈陽、濟南等地巡回演出,紅極一時。
劉翠霞貌不驚人,身體瘦弱,扮相亦不漂亮,只能說還算清秀。然而,她學藝刻苦,能向別人虛心求教,加上她有一條好嗓子,聲音高亢、甜潤,行腔婉轉、韻味純正,很吃力的大段唱段,她唱起來輕松自如,游刃有余,一氣呵成。在唱腔上劉翠霞敢于創新,使唱腔為塑造人物感情服務,經常唱出一個超八度音,強調唱腔的大起伏,突破了傳統唱腔的局限,增加了唱腔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獨樹一幟,自成一派。
尤為可貴的,是她能從當時的文明戲表演中去學習、借鑒,豐富了表演手段,演出為塑造人物服務,劉翠霞還排演過許多時裝戲,亦排演過現代時裝戲《一元錢》(周恩來總理學生時代亦演過此戲》、《三女性》等。她在26~28歲時達到了其表演藝術的巔峰,1936年,評劇名角芙蓉花、李金順、金靈芝等多人匯集津門演出,劉主演《雪玉冰霜》,被選為“評劇皇后”,轟動天津。
由于劉自幼體弱,當時藝人一天演出兩場,沒有替換演員,致使過度勞累患病,又因她藝德好,患病后仍叫人背著她上舞臺演出,終因積勞成疾,于1941年7月病逝,年僅三十歲,觀眾無不痛惜。
一個文化不高的農村女藝人,能夠學藝有成,并能大膽創新,開創評劇一個流派,成名后亦謙虛好學,兢兢業業,尤屬難能可貴。戲劇藝術的歷史是不該忘記這位藝德皆優、可惜早逝的戲曲藝術家的。
上一篇:早逝的烏申斯基
下一篇:早逝的弗拉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