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大西洋
格林尼治時間7月3日凌晨1時,英國“探險狂人”戴維·亨普勒曼·亞當斯乘坐一個迷你氦氣球,從加拿大的紐芬蘭出發,準備創造乘坐史上最小熱氣球穿越大西洋的世界紀錄。預計整個旅程持續4天,全程約為3380千米。屆時,他將在法國北部或者英格蘭南部登陸。如果挑戰成功,亞當斯還將同時創造乘坐氦氣球飛行距離最長的世界紀錄。
據悉,現年50歲的探險家亨普勒曼·亞當斯以前曾進行過7次北極探險,并且是歷史上第一個分別抵達過地理學意義和磁性意義上的北極和南極的人,此外他還登頂過地球所有大陸上的最高峰。
亨普勒曼·亞當斯還是第一個在2000年駕駛熱氣球飛過北極的人。兩年前,他還和同行探險家艾倫·維爾和比爾·格里爾斯乘坐熱氣球飛到了7400米的高空,并舉行了一次世界上最高的宴會派對。他們穿著正式的宴會服裝,爬到了一個懸掛在熱氣球下方12米處的餐桌上,大吃蘆筍、鮭魚和夏季水果,然后乘降落傘返回了地球。
今年1月,亨普勒曼·亞當斯在加拿大阿爾伯達省萊德迪爾市附近駕駛一個18米高的熱氣球抵達了9900米的高空,又成功創下了另一項世界紀錄。
據悉,亨普勒曼·亞當斯乘坐的氦氣球非常小,甚至“沒有一個起居室大”,而戴維棲身的吊籃空間也非常狹窄,戴維在飛越大西洋的挑戰之旅中如果想躺下睡覺或休息,他必須打開吊籃邊上的一個“活板”,好讓他的腳伸出吊籃,暴露在刺骨的寒風中,這樣他才能半躺下來休息。
不過,如果戴維真的遇到麻煩,那么他也不必太擔心,因為他身上穿著一套救生服,并且吊籃中還裝著一個只能乘坐一人的充氣救生艇。
戴維稱,當他乘氦氣球在大西洋上空飛行時,他能聽到海面上船只的柴油機轟鳴聲,這讓他稍稍感到了安慰,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發生不測,至少潛在的救援人員就在附近。
本次飛行活動名為“東芝跨大西洋挑戰”,亨普勒曼·亞當斯乘坐的氦氣球名為“極端基本號”,系他歷次所乘氣球最小的一個。
7月3日凌晨,亨普勒曼·亞當斯在送行人群的祝福聲中從加拿大紐芬蘭省圣約翰市起飛,乘坐氦氣球緩緩升空,隨即消失在灰暗的云層之中。2003年9月,他駕駛老式無篷柳條籃熱氣球單人飛越大西洋,成為全球完成這類壯舉的第一人。那次,他同樣經歷了“生死時速”。臨近航程終點時,亞當斯在愛爾蘭海4200米的高空遭遇冰雹和暴風雪,在厚厚的云層中穿行了幾個小時。其間,他與地面控制小組失去了聯系。在愛爾蘭島的西南端上空,亞當斯經歷了航程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當時,一架協和超音速飛機從亞當斯所乘熱氣球的上方飛過,他先是聽見兩聲巨響,熱氣球劇烈顫動了一下,接著就開始疾速向下墜落。熱氣球的飛行高度陡然下降了近千米,亞當斯被嚇得渾身發抖。后來才得知,這聲音是一架協和超音速飛機飛過時產生的音爆。
無方向舵“聽風由命”
亨普勒曼·亞當斯本次駕駛的熱氣球沒有任何方向舵裝置,航向只能完全聽任風的擺布。當飛至大西洋上空1641米時,他通過海事衛星電話告訴指揮中心,他享受到了飛行首日的午餐。他說:“在爬進柳條筐之前,我仔細檢查了一遍所有東西,唯恐有所疏漏。就在起飛前一刻,一個小姑娘跑上來遞給我一枚加拿大硬幣,祝我好運。于是,我忐忑不安地上了路?!彼又f:“短短數分鐘在我看來就像數小時那么漫長,我突破云層,開始稍稍安下了心?!?/p>
地圖反映空中方位
本次活動的指揮中心位于英國韋布里奇市。通過全球定位系統,亨普勒曼·亞當斯的方位被實時反映在中心內一張“飛行追蹤”地圖上,每小時更新一次。飛行總指揮克利夫·貝利表示:“頭12小時的飛行至關重要,迄今為止一切都如計劃般順利。過去12小時中,我們已經與戴維通了12次電話,他的精神狀態良好。”
零下20℃高空巡航
據悉,為了保證足夠的氧氣,亨普勒曼·亞當斯將把飛行高度始終保持在4877米以下,并且在巡航階段盡可能地保持在3658米的高度上。不過,如果他想飛得更高,唯一的選擇便是拋棄一些壓艙物——沙袋。除了變幻不定的風向,亨普勒曼·亞當斯必須克服的另一大困難便是低至零下20℃的嚴寒。由于本次熱氣球燃燒的是氦氣并且依靠沙袋壓艙,因此在飛行途中不會排放任何含碳氣體。可以說是一次非常環保的飛行探險。
這次飛行是亞當斯兩度失敗后第三次嘗試單人乘坐老式熱氣球飛越大西洋。亞當斯曾說過,他渴望以一種低成本、低技術的方式,本著19世紀法國科幻探險小說家凡爾納時代的精神從事熱氣球探險。因為比起現在合成纖維制作、舒適先進的熱氣球,“它代表著一種更加艱巨的挑戰”。
上一篇:阿波羅13號歷險記
下一篇:首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