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探險史
從某種意義上說,探險是欲望的結果,而阿拉斯加的探險史尤其反映了這一點。
今天的阿拉斯加在人們眼中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是原始礦產的寶藏,但在過去它只是一片冰天雪地,只適合因紐特人和北極熊居住。
歐洲人的探險
因紐特人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所謂“原住民”,就是曾經住過這里,現在卻因土地被侵略、占領而被趕走的人。30000~40000年前,冰河控制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海平面下降,一座大陸橋浮出海面,連接了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第一批阿拉斯加人沿著大陸橋從亞洲來到美洲,一些人繼續向南,另一些則留了下來,靠狩獵和捕魚為生。然后文明就一直等待著第一個歐洲人的到來,等著他將這片沃土占為己有。
歐洲人的到來打斷了因紐特人平靜的生活,多虧了嚴酷的氣候,阿拉斯加差不多是最后一個被歐洲人繪入版圖的地方。它的發現得益于彼得大帝的臨終遺愿,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此時已將疆土擴張到了堪察加半島,整個西伯利亞盡入俄羅斯版圖。但是,這塊大陸延伸到什么地方?是否與美洲大陸相連?俄國還有多少擴張的余地?他需要一個人幫他解開答案。這個幸運的差使落在了熱愛冒險的維特斯·白令身上。
白令出生于丹麥一個清貧的家庭,從小就對大海充滿了幻想。此時,他正在俄國海軍服役,已經44歲了。根據彼得一世的指令,他必須帶領船隊“沿著堪察加的海岸線向北航行……以期尋找到與美洲接壤的那塊陸地……而且要親自登陸……并把那條陸岸線標在地圖上,然后才能返回”。
1728年,白令的首次旅行證明了美洲和亞洲是兩塊分離的大陸,還發現了著名的“白令海峽”。彼得大帝未等到捷報就撒手歸去,而信守諾言的白令13年后再次踏上探險的征途,這一次,他抵達了阿拉斯加南部水域,并且登上了岸,終于成為第一個在這塊凍土上留下足印的歐洲人,俄羅斯也趁機宣布了對阿拉斯加的所有權。
不過,白令并沒有榮歸故里,他的船隊被暴風雨沖散,旗艦擱淺在一個荒蕪的小島上,白令因壞血病不治身亡。船員們將他的尸體綁在厚厚的木板上,蓋上松軟的沙土,緩緩推入海中——就這樣,白令最終長眠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大海中。
白令的副手雖然沒有他的名氣大,但卻幸運得多。他與白令失散后,駕駛著另一艘船一直航行到了今天的斯第卡。他們順利返航,帶回了華麗的海獺皮。于是,阿拉斯加的第一次冒險熱指日可待。
俄羅斯人很快征服了阿留申群島,并且迅速地在科迪亞克島建立了殖民地。混亂也隨之而來,當成群的俄羅斯獵手為了皮毛而相互搶劫和謀殺時,那些平和的因紐特人,卻因為疾病和強迫勞工而差點遭滅族。
俄羅斯人紅紅火火的皮毛生意令其他的歐洲國家饞紅了眼,西班牙宣布整個北美洲西海岸都歸它所有,包括阿拉斯加。但實際上,他們的探險者只是運走了幾船皮毛、留下了幾個西班牙的地名而已。
上一篇:鄂多立克東游記
下一篇:阿波羅13號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