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是指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樸、王造時、沙千里等七人。1936年5月,在全國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動下,沈等響應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在上海發起建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主張國民黨停止內戰,釋放政治犯,與中共談判,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對此,國民黨政府竟以“危害民國”的罪名于1936年11月23日逮捕了七名救國會領袖,并于12月4日移送蘇州高等法院看守所進行關押審理。并以莫須有的“危害民國”罪提起公訴。
七君子的被捕,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的極大關注,各界人士展開了營救活動。國民黨內部愛國人士如于佑任、孫科、馮玉祥等也勸蔣慎重處理。張學良也飛往洛陽,要求釋放“七君子”。宋慶齡等發起了“愛國入獄運動”,影響頗大。使國民政府處境尷尬,狼狽異常。七·七事變后,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被迫于1937年7月31日釋放“七君子”,案情結束。
“七君子事件”引發出一場“愛國無罪”與“愛國有罪”的辯論。因此更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救國熱忱。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抗日戰爭的爆發準備了群眾基礎。
上一篇:“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下一篇:“三·一八——”“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