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原文與翻譯、賞析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①,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②,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注釋】 ①卻來: 又來。②小蘋:歌妓名字。
【詞大意】 夢后尋夢人不見,樓鎖簾垂好凄然。去年悵恨今又現,落花紛紛獨自看,尤羨雨中雙飛燕。憶與小蘋初見面,身穿心字絲綢衫,手彈琵琶訴心田。當時明月今猶懸,照她歸去不回還。
【賞析】 解讀這首詞,需先弄清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誰在作夢?夢見的是誰?此問題不難回答,即作為該詞主人公的作者在夢后尋夢,夢見的是初遇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蘋”。第二個問題是“小蘋”是什么人?怎么會到作者的“樓臺”來過呢? 回答這個問題得借助《小山詞》的一段自序:“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云,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而已?!痹瓉怼靶√O”是作者友人的家妓。家妓可以送人,替主人的朋友侑觴“娛客”是常事。恰巧人稱“四癡”的晏幾道,有點像賈寶玉的前身,對這些女兒家很鐘情,尤其是對其中的“小蘋”,可謂一見傾心,終生難忘,此詞就是對她的追憶。
開頭“夢后”二句當蘊有這樣一層意思: 作者心境凄苦便借酒澆愁,酒后入夢,夢中重現往日歡情。等到夢回酒醒,看到往時“笑樂”之處已是“樓臺深鎖無人到”,像是進入了 “華嚴境界”一般?!叭A嚴”是佛教用語,這里當是借喻境況之空寂?!叭ツ辍?以下三句承上文,意謂眼前的況味,就像去年傷春時節的悵恨又襲來一樣,主人公煢煢孑立于紛紛飄落的花前,而細雨中的燕子卻比翼雙飛,人竟不及飛燕!這層意思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如下兩首詩: “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李白 《雙燕離》)“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猶作一雙飛。”(鄭文寶《缺題》)然而“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則是借用五代翁宏 《春殘》詩的成句。翁詩中雖然有 “寓目魂將斷”這種極傷感的句子,但全詩并不甚感人,更未曾受到青睞,甚至“落花”二佳句也被淹沒了。它一字不變被嵌入晏詞,為什么一下就變成了千古名句了呢?對此有論者曾作過回答,說或因詩詞有別,或因翁詩時令感錯亂、意境不夠完整等等,致使佳句游離,全詩平平一般。在這些頗中肯綮的看法之外,尚有諸多智仁之見,茲不贅言。拙文所要補充的是這樣一種別解,即翁詩只是文字上的湊合,作者與其所“夢”者之間,感情似有懸隔,而晏詞對所追憶的人卻抱有滿腔癡情,甚至到了 “其癡亦自絕人”(黃庭堅《小山詞序》)的程度。一旦被他如癡如狂地迷戀著的人離他而去,他該有多么傷心!晏幾道就是與在他以后的秦觀等人同是有名的“古之傷心人”(馮煦語)?!奥浠ā倍浼词拐Z義頗淺淡,從這種曠古傷心之人口中說出,便陡增苦澀,使人倍覺傷感?!靶£獭痹~就具有這樣一種超越他人、亦不同于其父 《珠玉詞》 的、能夠撩撥人心的生命琴弦。
這根琴弦不是任人撥動的,只有她——小蘋才配彈撥。他倆第一次相見,他不僅將她穿的心字羅衣銘記在心,而且她所彈奏的琵琶曲更是一聲聲成了他心靈上的和弦。所謂 “兩重心字”,當是“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孟郊《結愛》詩),所云二人心心相印的意思,亦即“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是也。她通過琵琶所訴說的正是自己心中對他的傾慕和相思,他牢記的也只有彼此的傾慕和相思,即使她變心離他而去,“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絕不疑其欺己” (同上,黃庭堅語)。唯其如此癡情,他對歸去的“彩云”才不改初衷,時在念中。結拍的“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語義近于李白 《宮中行樂詞八首》 中的“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其一),而其旨意當與《高唐賦序》的“行云”有涉,只不過這里作為“小蘋”化身的“彩云”,比象征巫山神女的“行云”,更加絢麗奪目罷了。然而這種“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夜前塵.”般地消逝了,怎能不使他深“感光陰之易遷,嘆境緣之無實”(《小山詞自序》)呢?這種多維而深重的失落感,正與作者作為“貴人暮子,落拓一生,華屋山丘,身親經歷”(夏敬觀評《小山詞》)的身世有關,同時也是“小山”凄厲苦澀的“詞心”之所在。
上一篇:《上陽白發人》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為祖國而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