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楊柳杏花何處好? 石梁茅屋雨初干。
綠垂靜路要深駐, 紅寫清陂得細看。
這是一首描寫早春雨后山村的即興詩。楊柳杏花都是早春的景觀。當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時候,柳梢兒也開始吐綠。但路邊的楊柳與山陂的杏花又各有所長,各自奉獻著自己的美色,點綴著春之時光。所以詩人在首句提出“楊柳杏花何處好”的問題,既同時肯定它們的報春價值,又含有稍加區別的意思。詩人并沒有馬上回答“何處好”的問題,而是轉到雨后初晴的山村景象。在貴如油的春雨過后,站在茅屋旁的小河的石橋上,俯視那潺潺流淌的春水,頗覺這靜謐的田園中陡增了生機。春雨過后,那路邊垂柳的綠裝變得青翠,那杏花枝頭的紅色變得更加鮮艷。詩人愛那體態輕盈、婀娜多姿的垂柳,亦愛那紅杏枝頭的倩影。那柔長的柳條,千枝萬縷,在微風中搖曳,宛若翩躚起舞的少女,顯示出嫵媚可愛的風姿;那蔥蘢翠綠的柳林,在大地剛剛泛綠的時候,沿著道路伸向遠方,望著它令人心醉,因而流連往返,不忍離去。那清水塘中紅杏的倒影更令詩人陶醉?!吧铖v”、“細看”兩個詞,把詩人既愛柳也愛杏花的喜悅之情生動逼真地刻畫出來?!凹t寫清陂得細看”一句與詩人的《北陂杏花》“身影妖嬈各占春”的意境相似,“細看”一詞,則反映了詩人更愛水中杏花倩影的心情。
這首詩題為寫楊柳,實際上寫了楊柳和杏花兩種景觀,而且在比較中突出它們各自美色,并在意境上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紅的杏,綠的柳,紅綠掩映,相得益彰,更給人以早春時節生機勃勃的感受。
中國山水詩講求詩情畫意,這首詩所描寫的景觀,就象一幅色彩明麗鮮艷的水彩畫。雨后晴朗的天空給人以清新的感受,茅屋、石橋、流水,在靜謐之中蘊含著一種生機,路旁吐綠的垂柳伸向遠方,給人以空闊的視覺感受,陂上的杏花與水中的倒影占盡了春光,紅綠相映成趣。不論是畫面景物的層次和顏色都讓人覺得和諧、秀麗。由此而表達出詩人惜春的心情。
上一篇:《木蘭花慢 楊花·清·張惠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橫塘夜泊·清·釋宗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