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景仁
男兒作健向沙場, 自愛登臺不望鄉。
太白高高天尺五, 寶刀明月共輝光。
黃景仁長年漂泊江湖,貧病交加,寄人籬下,懷才不遇,因而形成一種多愁善感的氣質。發之于詩,往往洋溢著窮愁憤慨之情。但也有部分篇章反映詩人積極奮發的抱負,以及表現對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和關懷。這首《少年行》就反映了詩人積極奮發的抱負,表現了從軍少年的壯志豪情。短短四句詩,一個胸懷壯志、朝氣蓬勃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少年行》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里是借用舊題來抒發個人的胸懷。“男兒”二句寫少年的壯志豪情。“作健”意為鼓起勇氣。“沙場”即戰場,這兩句是說少年鼓足了勇氣,意氣風發地走向戰場。“自愛”句則進一步表現少年的遠大抱負。為了殺敵報國,少年登臺掛帥出征,“不望鄉”意為不思念故鄉親人,無任何顧慮,一心殺敵。三、四句進一步寫少年的壯志豪情。“太白”句,言意氣之盛,離天很近。太白,山名,在陜西眉縣東南。“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此言山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此言豪門勢大,均見《三秦記》。詩活用此二義,烘托少年意氣風發的雄姿。結句“寶刀明月共輝光”的寶刀指戰刀。表面是寫作戰的武器,實際是以其比擬少年的豐功偉績。這種豐功偉績可與日月同光輝。這是對少年的高度贊美。洪亮吉評此二句詩曰:“‘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豪語也。”(《北江詩話》)黃景仁的詩受李白和李商隱的影響很深,因此每在奔放的氣勢中雜以綺麗的語言。這首《少年行》也體現了這一特點。
上一篇:《定西番·五代·孫光憲》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己亥歲·唐·曹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