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3月,納蘭性德以宮廷侍衛的身份隨從皇帝東巡。出山海關后,他抑制不住行軍生活的觸動,同時亦排解不掉思鄉之情的纏繞,于是展箋揮毫,寫下《長相思》一詞。
顯然,這是一闋記敘軍旅生活和抒發故鄉思念的詞作。詞的上片寫的是白天的行進和夜晚的駐扎。起首兩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重在敘事,倒也平平。然而,接下句“夜深千帳燈”卻異峰突起,落墨不凡。它攝取夜闌更深、千帳燈紅這一軍中景觀加以描寫,用無邊夜色的籠罩和萬串帳燈的閃耀構成一幅奇異而又壯觀的圖畫,給人以新穎豪壯之感。晚清大詩學家王國維云:“‘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此種境界,可謂千古壯觀。求之于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差近之。”詞的下片所寫是詞人夜宿營中臥聽風雪的吼叫而思鄉之情甚切的情景。起始“風一更,雪一更”之句,明寫時間于風雪中的推移,暗寓詞人因心潮的起伏波動而輾轉不眠。接下來“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則直接披露和渲染了作者于無眠中仰臥不安的心境——風雪的喧囂聲早已把思鄉之心攪得粉碎,以致徹夜無法入夢;而夜深人靜獨自不眠的孤寂又使感覺變得異常敏銳,從而聽得出風雪之聲在郊野與故園的不同。這里,詞人那鄉心的凄苦,征戍的煩惱,因語言建構的準確、生動和富有張力,而顯得情真意切、撩人意緒。
被況周頤推為“國初第一詞人”的納蘭性德,于創作上素以小令見長。其小令的突出特點是語言清麗,神思俊逸,不作矯情,不尚雕飾,正所謂“一洗雕蟲篆刻之饑”、“純任性靈,纖塵不染”(《蕙風詞話》卷五)。坐實到內容上則每見妻室家園,魂牽夢惹,離情別緒,朝縈暮繞。《長相思》這支小令很好地體現了這些特點,因而可視為詞人的代表作之一。賞讀這闋詞作,我們庶幾可見納蘭詞風之一斑。
上一篇:《逢病軍人·唐·盧綸》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