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左傳·子西論夫差》鑒賞
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 “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于柏舉。今聞其嗣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 “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官室不觀,舟車不飾; 衣服財用,擇不取費。在國,天有菑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軍,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疲勞,死知不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 珍異是聚,觀樂是務; 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敗也,安能敗我?”
(《左傳》)
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擅論立國興邦之道,本篇亦屬其例。
強大的吳國軍隊開到了陳國,于是楚國的大臣個個心懷恐懼,說是當年吳王闔廬曾大敗楚國于柏舉,而今聽說他的后代夫差更加厲害,這將如何是好?此時,唯獨子西對此不以為然,于是引出了一番國力盛衰之論。
子西先是例舉了當年吳王闔廬的所作所為,論證出吳國之所以強盛起來,是因為一國之君生活檢樸,不事奢華,與國民百姓同甘共苦,禍福與共,并且能夠體恤下情,不濫用民力。因而一旦用兵,老百姓便精氣充溢,愿效死命。接著,子西又例舉了現今吳王夫差的所作所為,與其父王進行比照。于是發現,夫差生活侈靡,隨心所欲,濫用民力,而且與其國民百姓感情疏遠到了含有敵意的地步。這與其父當年的情形恰恰成了一種鮮明的正反對照。由此,子西便令人信服地推出他的結論: “夫先自敗也,安能敗我?”
這里反映了中國自古有之的一種民本思想。就是說,國家興衰強弱的根本在于國民,要統治好國家,就要善于攏絡、調理其下屬百姓,使之勞逸有致,苦樂無怨,生死相依,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如此才可達到并保持國家的昌盛,而一旦有了意外情況,更可萬眾一心,共度危難。
上一篇:《先秦·論語·子擊磬于衛》鑒賞
下一篇:《先秦·韓非子·宋人酤酒》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