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夢中作(鄭光祖)》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半窗幽夢微茫,歌罷錢塘,賦罷高唐。風入羅幃,爽入疏欞,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妝,依稀聞蘭麝余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見《陽春白雪》前集卷三、《樂府群珠》卷三。這是一支記敘夢中情景、醒后幻覺,抒發相思之情的小令。題目為《夢中作》,實則從夢醒時入筆,追敘夢景。夢中的許多細節都已“微茫”,唯有與意中人歡會歌吟于錢塘江畔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高唐,即宋玉的《高唐賦》,敘楚王云游夢澤,與巫山神女交歡的神話。“風入”三句寫夢醒后所置身的環境——微風帶著涼爽的夜氣透入窗欞,淡月的清輝映著紗窗。正是在這種迷離恍惚、似真如夢的氛圍中,兼之夢境所構筑的特殊心態,極易使人產生心理幻覺。“縹緲”二句便承上描寫心理幻覺,朦朧中仿佛看到意中人的“梨花淡妝”,似乎聞到了她身上的“蘭麝余香”。二句分別冠以“縹緲”和“依稀”,不僅十分切合夢后初醒的瞬間情態,而且巧妙地溝通了現實的幻覺和夢中的情景,使作品平添空靈的韻味。最后三句表現主人公復雜的情感活動,夢境和幻覺喚起他對意中人的強烈思念,理智地告訴他這種思念徒勞無益,故又欲強行按下思念之情,然而相思之情卻難以為理智所控馭,一句“怎不思量”真是韻味深長!該曲藝術上的成功之處在于融現實與夢境于一體,創造出一種似夢似真、飄忽朦朧的意境。
上一篇:《[雙調·折桂令]楊妃(盧摯)》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折桂令]楚云(呂濟民)》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