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小桃紅(八首選三)·一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不管鴛鴦夢驚破。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這首小令在懷念情人、思憶故土的感傷情緒中,深深地抒發了對故國的哀悼之情。
“采蓮人和采蓮歌,柳外蘭舟過。”作者落筆便勾勒了一幅歡快的“采蓮圖”。碧澄的湖面上,一群采蓮姑娘輕松愉快地唱著采蓮歌,熱鬧非凡,美麗的采蓮船就像穿行在垂柳中。
然而,歡快的采蓮景象并沒有使主人公歡快。“不管鴛鴦夢驚破”道出了主人公的不滿。因為,客觀上采蓮女的歌聲驚破了對對鴛鴦的美夢。由鴛鴦美夢的驚破,聯想到自己與情人的分離,主人公不禁心緒不寧、愁情滿懷,內心的騷動煩躁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對采蓮女歌聲的不滿。“不管”二字自然地折射出主人不滿的主觀情感。
睹物思人,無名的煩惱騷動發泄到采蓮女的歌聲上以后,主人公不禁悵然嘆道: “夜如何,有人獨上江樓臥。”思念故土、情人之情自然涌出。“獨”,指明主人公孤獨者的身份。全句不著“思念”二字,而思念之情充盈字里行間。含而不露,耐人咀嚼。
“南朝舊曲”本指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所作的樂曲《玉樹后庭花》。陳后主耽于聲色,終于亡國。后來人們便把這支曲子看做亡國之音。這里泛指南朝地區流行的歌曲。“司馬淚痕”指同情、傷心的淚水。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憲宗元和年間被貶為江州司馬。一次潯陽江頭送客,白居易聽了一位商人之婦彈琵琶并訴說了她的不幸后,聯系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感斯人言”而“始覺有遷謫意”,乃作長詩《琵琶行》,傾訴他同情、感傷的胸懷。楊果在此化用《琵琶行》結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以自喻。
這首小令,由思人到思故土再到哀悼故國,感情逐漸走出了個人的小天地。情人、故土、故國三位一體,奏出了和諧壯闊的交響樂。當然,委婉含蓄更是楊果藝術風格在這首小令中的再次表現。
上一篇:黃鐘·人月圓·倪瓚|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蟾宮曲(四首)·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