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鑄《松樹的風格》原文|注釋|賞析
去年冬夫,我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郁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雖是坐在車子上,一棵棵松樹一晃而過,但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當時很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前兩天在虎門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座談時,又談到這一點,希望青年同志們能和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松樹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F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對松樹懷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贊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皇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耧L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松樹要求于人的可謂少矣! 這是我每看到松樹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你看,松樹的干是用途極廣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制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節油,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松樹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說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葉擋住炎炎烈日,叫人們在如蓋的綠蔭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傊痪湓挘瑸榱巳祟悾拇_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魯迅先生說的“我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松樹的風格的寫照。
自然,松樹的風格中還包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你看它無論在嚴寒霜雪中和盛夏烈日中,總是精神奕奕,從來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憂郁和畏懼。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艷極了,但它們只是給人一種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給人以力量。松樹卻不同,它可能不如楊柳與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卻給人以啟發,以深思和勇氣,尤其是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樹,想到它那種崇高的風格的時候,就聯想到共產主義風格。
我想: 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給予人的卻甚多的風格;所謂共產主義風格,應該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業不畏任何犧牲的風格。
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象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于惡劣環境。每一個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都應該具有松樹那樣的崇高品質,人民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去做什么,只要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無怨言,永遠渾身洋溢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的精神。
具有這種共產主義風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艱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環境的惡劣和情況的險惡,為了人民的幸福,他們忍受了多少的艱難困苦,做了多少有意義的工作呵! 他們貢獻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就是在他們臨犧牲的一剎那間,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國甚至全世界的將來。然而,他們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 什么也沒有。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目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顧個人的得失,不顧個人的辛勞,夜以 繼 日,廢寢忘食,為加速我們的革命和建設而不知疲倦地苦干著。在他們的意念中,一切都是為了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為了迅速改變我國 “一窮二白” 的面貌,為了使人民的生活過得更好。這又不由得使我們想起松樹的崇高的風格!
具有這種風格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樣的人越多,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也就會越快。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象松樹一樣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質; 我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1959年1月中旬于虎門
(1962年中國青年出版社《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賞析 這篇雜文從沿途看到的松樹下筆,熱情地贊美松樹不畏風霜,頑強生長,挺拔高潔的品性,謳歌具有松樹風格的人們,并勉勵青年們要象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文章洋溢著強烈的革命激情。陶鑄同志對青年一代的成長十分關懷。他在旅途上看到“郁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的松樹,立即產生了各種聯想。這聯想是豐富而深刻的。作者以抒情的筆調,贊頌松樹的崇高品性。在贊美松樹時,其選用的詞語,感情色彩也是十分鮮明和強烈的。寫到松樹的強壯的生命力時,作者一連用了四個排比句: “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松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對松樹的贊美之情,充溢于筆端,流露于文章的字里行間。
運用象征手法去寫,使文章具體、感人。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贊頌松樹,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征。陶鑄同志繼承了這一傳統的寫法,并給予發展。他以樹喻人,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來寄寓抽象的道理,使讀者從贊美松樹的風格中,去受到教育和啟發。“應該象松樹一樣,不管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茁壯地生長,頑強地工作,永不被困難嚇倒,永不屈服于惡劣環境……?!边@種寫法,使文章避免了單調的說理,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結構嚴謹,分析細密,使文章具有說服力。全文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贊美松樹,先寫贊美的經過,再寫松樹的三個品格,層層緊接。第二部分贊揚共產主義風格,先寫過去,再寫目前,前后呼應,敘寫自然,確是一篇沁人肺腑的好雜文。
上一篇:賀青《杜鵑的叫聲》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平心《民意與民氣》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