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盈科《鼠技虎名》原文|注釋|賞析
楚①人謂虎為老蟲,姑蘇②人謂鼠為老蟲。余官長洲③,以事至婁東④,宿郵館⑤,滅燭就寢,忽碗碟砉⑥然有聲,余問故,閽童⑦答曰: “老蟲。”余楚人也,不勝驚錯,曰: “城中安得有此獸?”童曰: “非他獸,鼠也。”余曰: “鼠何名老蟲? ”童謂吳俗相傳爾耳。
嗟嗟!鼠冒老蟲之名,至使余驚錯欲走,良足發笑。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耳者不少矣: 堂皇之上,端冕⑧垂紳⑨,印累累而綬⑩若若(11)者,果能遏邪萌、折權貴、摧豪強歟? 牙帳(12)之內,高冠大劍,左秉鉞(13)右仗纛(14)者,果能御群盜、北遏虜、南遏諸彝,如古孫、吳(15)之儔歟?驟而聆(16)其名,赫然喧然,元異于老蟲也; 徐而叩(17)所挾,止鼠技耳。夫至于挾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輩。天下事不可不大憂耶!
(《雪濤小說》 )
注釋 ①楚——見《萬字》注②,②姑蘇——今江蘇蘇州市。③長洲——舊縣名,今蘇州市。④婁東——今江蘇太倉縣。⑤郵館——客舍、旅店。⑥砉(hua)——象聲詞。⑦閽(hun)童——看門的小孩子。⑧冕——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后專指帝王的禮帽。⑨紳——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間的帶子。⑩綬——彩色絲帶,用以系官印或勛章。(11)若若——長而下垂的樣子。(12)牙帳——指軍旅。(13)鉞——古代兵器,青銅或鐵制成,形狀象板斧而較大。(14)纛(du)——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15)孫吳——指戰國時的名將孫臏和吳起。(16)聆(ling)——聽。(17)叩——問。
賞析 本文立意新穎、別致,能從日常生活小事中生發出批評社會政治的大題目。不過,文章一開始作者卻以舒緩之筆從自己的親身經歷閑閑敘來,寫得饒有興味。作者是湖南人,按家鄉習俗把老虎稱為老蟲。然而到蘇州為官卻遇到一件出乎意外的事。他于旅店投宿,夜間忽聽“碗碟砉然有聲”,問之何故,店中小伙計竟以有老蟲相對。城中竟然出現老虎,使之 “驚錯欲走”。經解釋才知蘇州人把老鼠稱為老蟲。作者在詼諧風趣的敘說中便指出了生活中因各地方言不同,有同名而不同物的現象。避人夜竊的小小老鼠姑蘇人竟然以老蟲相稱。這樣便自然地把名實不符的矛盾突現在讀者面前。緊接著筆鋒急轉直下,順勢引發出封建官場名不符實的現狀,筆調也由舒緩變為激烈,把批判的矛頭直指最高封建統治者和文武大臣,明確指出 “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耳者不少矣”的嚴酷事實。不過,作者在歷數權勢者尸位素餐的具體作為時,沒有作正面描述,只是提出一連串的疑問。而這些疑問,正是作者滿懷激憤之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的責難和質問。質問所涉及的內容,實際上已經表明,封建官僚都是一群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的無能之輩。作者采用只提出疑問實則寓答于問的筆法,為讀者留下了聯想的空間,能引導讀者自己去思索,比直書其事更具有啟發意義,同時,也為讀者作好情緒上的準備,當作者指出封建統治者都是挾鼠竊之小技而冒老虎的威名的鼠輩小人時,不僅不感到突然,還為作者尖銳的批判精神所振奮,心情為之一快,也為作者大聲疾呼“立民上者皆鼠輩。天下事不可不大憂”的關切國家大事憂心如焚的愛民之心所感動,更為作者不畏權勢、不懼風險、敢于指責封建官僚腐敗無能的膽識和勇氣所鼓舞。
上一篇:謝覺哉《默鼠盜漿》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