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貧交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唐]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貧交行》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新題樂府詩。杜甫幼攻經史,長有抱負,希翼有朝一日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誰料一入長安,十年困頓。在長安困居期間,杜甫目睹了人情的冷漠,世態的炎涼,寫下了這首短詩,以渲泄自己的憤懣。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在封建社會里,官場上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哪有什么真誠、友誼,翻覆之間,云雨竟然不同。變化本已無常,何況是有心欺詐,貧驕富諂,人之相處,真可謂“他人就是地獄”! “輕薄”無義之徒占據要津,到處皆是,多得竟數也數不清。在這種黑暗現實中,詩人怎會不憤懣?怎會不以詩刺之?“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詩人借管仲鮑叔牙生死相知的典故,對世風日下,趨炎附勢的現實痛加斥責。管仲,是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輔佐桓公,九合諸侯。他談及他和鮑叔牙的友情時說:我當年貧窮不堪,經常和鮑叔牙一道做買賣,分紅時我多拿些,鮑叔牙不認為我貪財,知道我家貧窮。我常替鮑叔牙出計謀但常常失敗,鮑叔牙不認為我愚蠢,知道是我的機遇不好。我常侍君做官但每次都被君主趕走,鮑叔牙不認為我無德無才,知道我沒有遇上明主。我常參戰但每次都開小差,鮑叔牙不認為我膽小,知道我家有老母需人奉養。公子糾爭君位失敗,召忽死于君難,我卻忍辱偷生,鮑叔牙不認為我是無恥小人,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恥不能建立蓋世功名。管仲常嘆: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見《史記·管晏列傳》)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常說的一句話是:士為知己者死。管鮑之交,千百年人們贊不絕口,可是, “此道今人棄如土”,詩人感慨萬分,詩人多么盼望有人能賞識自己,給自己一個報效國家的機會,以解除困頓長安的羈旅生活。然而,世風如此,還有什么話可說呢?短短四句小詩,可謂“語短而恨長,亦唐人所絕少者。” (王右仲語)
上一篇:傅玄《豫章行〔苦相篇〕》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友《趙幽王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