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斗鵪鶉 題情
趙明道
燕燕鶯鶯,花花草草。穰穰勞勞,多多少少。媚媚嬌嬌,亭亭裊裊。鸞鳳交,沒下梢,空耽了些是是非非,受了些煩煩惱惱。
[紫花兒]困騰騰頭昏腦悶,急煎煎意穰心勞。虛飄飄魄散魂消。他風風韻韻,艷艷夭夭。日日朝朝,雨雨云云漸縹渺,那堪暮秋天道?似這般爽氣清高,那堪夜雨蕭蕭?
[禿廝兒]悶厭厭愁心怎熬,昏沉沉夢斷魂勞。秋聲和轆轤砧韻敲,淅零零細雨灑芭蕉,初凋。
[小桃紅]枕寒衾冷夜迢迢,旖旎人兒俏。往往難成夢驚覺,好心焦。悲悲切切雁兒呀呀的叫。透戶牖金風淅淅,滴更長銅壺點點,更那堪蛩韻絮叨叨?
[天凈沙]厭厭鬼病難消,凄凄心癢難撓。漸漸神魂散卻,好教人沒顛沒倒。意索遲遲業眼難交。
[尾]想當日焰騰騰烈火燒祆廟,翻滾滾洪波浸畫橋。明晃晃火燒此時休,白茫茫水淹殺未成就的夫妻每到是了。
這首套數是寫情人分別后的離懷別苦。作者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描寫了春秋景物引起的情思和離怨。
首調[斗鵪鶉]運用了16組疊字,勾勒出一幅美好的圖畫,女主人公為愛情而激動,顯得體態輕盈,表情嬌媚。然而,這樣幸福的生活竟很快失去了: “鸞鳳交,沒下梢”,“鸞鳳”在此比喻相愛著的戀人,用戰國時候蕭史以吹簫贏得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情為典,作者在寥寥數語中已經把這一愛情悲劇的輪廓勾勒出來。
[紫花兒]以下諸調開始重點鋪敘主人公的情緒。“困騰騰頭昏腦悶,急煎煎意穰心勞。虛飄飄魄散魂消”三句,是她自嘆與情人別離后身心所受的煎熬以及魂魄再次飛向心中戀人。“他風風韻韻,艷艷夭夭。日日朝朝”,具體著力描寫她心中珍藏的記憶。情人對她來說如同光華照人的初陽,有著十分美好的形象。但是,記憶中美好的東西滯留是多么短暫,她更多地為分別的悲慟所縈擾: “雨雨云云漸縹渺”,相愛的時刻不可挽回地遠去了,而且是在暮秋時節,心中的凄涼與季節的蕭瑟形成共景,映襯出愛情的悲劇氣氛。下兩句再次以“夜雨蕭蕭”同心上戀人“爽氣清高”的形象作對比,進一步寫出“意穰心勞”情懷的原因。
[禿廝兒]以白描手法熔情景于一爐,進一步顯示出她的心境:當她以“悶厭厭愁心怎熬,昏沉沉夢斷魂勞”的心情去看外物時,自然是把它蒙上凄黯的情調。
[小桃紅]再寫漫長秋夜中女主人公獨處閨房,不能成寐的狀況。
[天凈沙]是情語。“厭厭鬼病難消,凄凄心癢難撓”兩句,寫主人公感到自己難以擺脫思念帶來的病態; “漸漸神魂散卻,好教人沒顛沒倒。意索遲遲業眼難交”,更加明白地寫出女子連支持著她的精神支柱也逐漸散卻,“沒顛沒倒”了!
從[紫花兒]至此數調,已經把女主人痛苦、哀怨的情緒表達于情境交融的曲辭之中,而[尾]則以激烈的語調發出呼喊,似是對失去愛情的追憶,更是對壓迫他們追求愛情的抗議。
套曲以描寫一對戀人分別后女子愁懷情思為線索,表達了追求自由愛情的強烈愿望,字里行間透露出對于壓迫、拆散愛情的家庭、社會勢力的不滿。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保留了宋詞委婉細膩的風致,情境宛然真切,又運用比較通俗明晰的語言,尤其是[尾]中的強烈呼聲,繼承了古代民間詩歌奔放、直率的風格,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加上大量疊字的運用,形成了音調上的舒緩節奏,與纏綿悱惻的哀怨和諧,各曲調間既有并列、反復,又有遞進、發展,構成如同音樂復調般的內在結構,加深了全曲的哀婉情緒。
上一篇:越調·斗鵪鶉冬景·蘇彥文|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越調·柳營曲楚漢遺事·馬謙齋|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