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再游玄都觀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在永貞元年的革新失敗之后,即被貶為連州刺史,未及到任所,中途至荊南,又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在那里過了十年謫居生活,元和十年二月被召回長安。當時玄都觀有道士手植仙桃,桃花盛開后爛若丹霞,賞者不絕于路,劉禹錫懷著尋異心情也去觀看,他從玄都觀十年前并沒有繁盛桃花耀眼,想到了他自己離京后十年朝中新貴的增多,心懷譏諷,寫下了“戲贈看花諸君子”的詩。詩的直接形象是具體而又真實的,春天的京郊路上,紫陌紅塵中人來人往,無人不說著玄都觀里的桃花,詩人也雜在人流中,看了桃花千樹,他感慨京城變化之大,十年間觀里桃花新起,艷色驚城……詩人以簡潔的筆法描繪了這番景象。但是詩中還有明顯的政治寓意。他筆下的桃花與紅塵,也是朝中新貴的象征性的形象,詩人對這些物景,有一種鄙夷感,把它們看作是投一時之機,乘劉郎被貶離朝的空子里才鉆營起來的。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句中含有這樣的意思:滿朝中紅極一時的權貴們,你們哪個不是我劉禹錫被貶后才爬上去的!當時知道劉禹錫的人,誰都能知道劉詩說的是什么。正因為這樣,這首詩傳開以后,當朝的執政者十分不滿,以唐憲宗和宰相武元衡為首的統治集團,當即再貶已詔回京城的劉禹錫等為遠州刺史, “官雖進而地益遠”,劉禹錫以詩獲罪,三月又遠去連州。
劉禹錫因為寫了上述絕句詩被貶出京,一過就是十四年。十四年的貶謫生活又過去了,文宗大和二年(828)三月,他又被召回京城,被任為主客郎中,往事的回憶使他又想起了玄都觀,于是趁三月春光,又去觀中,他發現觀中的情景,如同政治生活一樣,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百畝庭空,殿宇荒廢,千桃蕩盡,徑滿青苔, “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之中。詩人對此情景,以挑戰口吻寫道: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在詩序中,他說題為《再游……》是為了“以俟后游”,這也顯示了他頑強的斗爭精神。但是這個“再游”,又引起了執政者的“不悅”,他又被派出長安,到東都洛陽去做“太子賓客”這一閑散的官。
游玄都觀這兩首詩,時間上貫聯詩人二十三年的被貶生活,從詩中可以看出,他始終堅持自己的進步的政治見解,從未在逆境中向反動的統治集團俯首輸誠,并且一直以筆為斗爭武器,并顯示了杰出的詩才。白居易評價劉詩時說: “其鋒森然,少敢當者。”文如其人,作為對于劉禹錫的人格的品評,也是非常適當的。
上一篇:元稹《遣悲懷》詩意|閱讀答案
下一篇: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詩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