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遠方來》言情贈友詩歌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②。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③,緣以結(jié)不解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本詩通過對詩中主人公特有舉止、心緒的生動寫照來表現(xiàn)游子思婦間的忠貞愛情,擒縱有度,委婉含蓄。
首四句,可視為引發(fā)波瀾之筆墨。遠方來的客人,來自于 “故人”亦即丈夫身邊。丈夫與思婦之間,“相去萬余里”,足見山重水復(fù),隔阻甚遠。雖然如此,他還是托人給思婦捎去了 “一端綺”,示明他情愛依舊,絕未因相隔遙遠而稍有淡化。他的這一舉動,對于思婦來說當(dāng)然是絕大的安慰,使她又驚又喜,禁不住深深感嘆 “故人心尚爾”。“心尚爾”三字,既概括了丈夫的真情不減、日愈久而情愈烈的心態(tài),又是思婦受到觸動而不能自己的真實剖白,有一石二鳥之功力。況且,對于思緒綿綿的思婦來說,丈夫既能如此,自己也不能無所事事,而應(yīng)有所行動。所以這一筆,又極自然地引出下文,轉(zhuǎn)向了全詩之重心。
下面四句,集中筆墨,一意揮灑,寫足了思婦的舉止心態(tài),蘊含著無盡之情,氣韻飛動,感人至深。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二句,先將“綺”再申一筆,然后轉(zhuǎn)向思婦之行動,筆及兩方,有呼有應(yīng),意蘊頗深。丈夫捎來的“綺”上,著有“雙鴛鴦”花紋,足見他雖在萬里之外,卻常盼夫妻相聚。此心此意,不便用言語傳之,特用圖象一代。多么含蓄,又多么熾熱! 對于他的此番心意,思婦愿用“裁為合歡被”的行動來報答,亦是那樣含蓄,那樣耐人尋味。而且,思婦將丈夫捎來的“綺”不做別的而只做成“合歡被”,她切盼與丈夫會面敘情的特有心理,不也就昭然若揭了嗎?顯然,這兩句之中雖不著一個“情”字,卻處處含情,深長雋永。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言思婦做“合歡被”時心未稍安,思緒紛然,深情密意始終排遣不開。“著”棉,本是做被時的自然工序,而她,卻想到了綿長無盡的相思; “緣”邊,亦是做被的自然工序,而她,卻又想到了難解難分。這都是為什么呢? 皆情所致。情到至深至極時,眼中所見,全都含情帶意似的,引動人不能自持而要想入非非。作者有意縱開筆墨寫思婦之“想”,便恰到好處地顯現(xiàn)出了她對丈夫的一往深情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此二句精巧之極,平言淡語中含包羅萬象之神韻。
結(jié)末二句,作者以比喻收束,點破詩旨,明朗而有力。膠漆混融,難分難解,且能曠日持久。以此比喻游子思婦兩相契合的深情,本已恰到好處,但作者不以此為滿足,著意以“誰能”二字反詰,便平添豹尾之勢,使全詩大增其震撼人心之力。
縱覽全詩,它的最大特點在于描摹心理,以喜示悲。由丈夫捎來“一端綺”的生活小事,思婦想到裁被,想到綿長思念,想到難解難分,欣慰之心可鑒。作者一一道來,著盡暖色,似乎把她表現(xiàn)得十分歡悅。可是,安慰歡悅只是一剎那間的事,這一剎那間之后,更深的感情痛苦又要來折磨她。作者這背后的“文章”,對于突現(xiàn)思婦的摯情來說,當(dāng)然更能教人卓然一驚。
注釋
①一端綺: 半匹綾羅。綾羅上織有素色花紋的稱為 “綺”。②故人: 本指朋友,這里指遠離久別的丈夫; 爾: 如此,這樣。③著: 被子中間裝入綿叫作“著”。④緣:被子的四邊綴以絲縷叫作“緣”。因絲縷相互綴結(jié),難解難分,故說 “緣以結(jié)不解”。
上一篇:《子夜冬歌(十七首選三)》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客夜與故人偶集》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