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言情贈友詩歌
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
相送河洲晚,蒼茫別思盈。
白蘋已堪把,綠芷復含榮。
江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盧藏用在 《陳氏別傳》中說,陳子昂為人慷慨豪俠,“尤重交友之分,意氣一合,雖白刃不可奪也”。他的友情詩,亦如其人,往往發自肺腑,臻于至誠。本篇聯想豐富,情景相諧,真摯生動,立意深遠,是陳詩中的佳作。
這首五言古詩,可分為兩層。
前四句為第一層,融記述、抒情、寫景為一,抒寫了送別友人的無限惆悵。首句記述友人遠別的去向,其中也蘊含著詩人若有所失的情緒。“楊柳春風生”,寫景,并點明時令。表面看來,此句與首句的意脈好像連接不緊,實則以樂景反襯哀情,深化了首句蘊含的離傷。《詩經·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開創了我國古典詩歌以楊柳依依之態象喻離情的先例。本篇暗用此典,著一 “生”字,翻出了新意,既描繪了春風助長楊柳枝條發芽、滋生的景況,又形象地表現了詩人目觸此景,悲從中起,離愁別恨隨之劇增不已的感受。三、四句,寫送行,用 “點染”法,強烈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悲傷。“晚”字,表明詩人送別友人,在河邊的小洲上依依不舍,流連忘返,直至夜幕降臨,蘭舟催發。“別思”二字,直接點明了 “黯然銷魂”的心境; “盈”字,則把這一心境擴散渲染到了傍晚一派“蒼茫”的景象之中,使整個環宇都彌漫著別離的氣氛。從而,又以環境氛圍烘托了詩人的主觀情緒。總之,這四句雖然只有二十字,卻運用了明賦暗喻、反襯象征、點染烘托等多種手法,緊扣“去”、“送”的行動,描寫了春風楊柳和夜幕蒼茫的兩種場景,表現了傷離情緒由 “生”到 “盈”的變化。情、景、事三者相輔相成,互為作用,完合得極其自然巧妙。
后四句為第二層,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誠摯的勖勉。
由于首二句的 “洞庭去”、“春風生”已經點明了友人遠去的地點和時節,所以詩人就此馳騁想象,展現了楚地春日的美景。“白蘋”和 “綠芷”,均是江南水邊澤畔的芳草香花。“已堪把”,形容白蘋生長茂盛,已可以手把握; “復含榮”,指綠芷又在含苞待放。仔細玩味,“已”、“復”兩個虛字,包含了與尚在滋生的江北春色的對比,透露了詩人對欣欣向榮的江南春景的贊美。全詩的基調,也借此由沉郁蒼涼轉入欣快明麗。由末句的“歸客”二字可知,友人遠去洞庭,實是返歸故鄉。又,從《楚辭》以來,古典詩歌常用芳草香花比喻貞潔的品德。因此,詩人在此著力鋪陳友人家鄉的芳草香花,也含有贊美友人家鄉風尚的意思,是“愛烏及屋”的心理活動的表現。作為臨別贈言,詩人又緊貼友人家鄉的風物,拈出芳香遠播、經冬不凋的桂樹,勉勵友人終生保持高潔的德行,形象鮮明,情長義深,用語自然,有如家常談吐。
綜覽全篇,如果說前四句以實寫為主,輔以虛寫,那么后四句則以虛寫為主,輔以實寫。前后兩層,虛實相生,互得益彰,情韻悠長,意境清新。
上一篇:《送別劉大甫》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送崔判官還太原》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