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入昌松東界山行》唐山水詩鑒賞
高適
鳥道幾登頓,馬蹄無暫閑。
崎嶇出長坂,合沓猶前山。
石激水流處,天寒松色間。
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這首詩描寫邊塞生活中“山行”的一個片斷。昌松,唐隴右道武威郡(涼州)屬縣,故城在今甘肅省古浪縣西。
前兩句,“鳥道”,寫山之高峻; “登頓”,上下意,詩中指翻山越嶺?!皫椎穷D”“無暫閑”,概括地描述了行人馬不停蹄,在崇山峻嶺中奔走的情景。以“幾”修飾“登頓”,可見行人已走的路程之長。這兩句落筆“山行”,既點題,也為后文作了鋪墊。
三、四句,“合沓”,指山巒重疊連綿。行人在鳥道上跋涉已久,一定非常疲憊,走出漫長崎嶇的山坡,滿以為山路已盡,展現在面前的將是一望無際的平川,誰知起伏的山巒又如剛才走過的山一樣橫亙在面前。用一“出”字、一“猶”字,生動地顯示了行人錯以為山路已盡的興奮,以及看到眼前橫亙的山巒后失望、厭煩的情緒。兩句詩一揚一抑,既寫山路,又寫行人; 寫山路回應“幾登頓”,寫行人回應“無暫閑”; 寫山行非常真切,寫行人十分細膩。
五、六句描寫山間的具體景物。水石相激,湍奔而去,耐寒的松樹,樹色蒼涼,令人頓生寒意。詩人驅馬趕路,走出長坂,又入群山,“山行” 的辛苦、乏味自在不言之中?,F在又要過激流,穿寒松,荒寒的景象使山行之人不能不生孤寂、厭倦之感。
但是詩人“務功名,尚節義”,兼之盛唐詩人向上樂觀的浪漫精神,即使艱苦,在他們心中,也樂在其中,即使乏味,也趣在其中。“王程應未盡,且莫顧刀環。” “王程”,為朝廷之事奔波的路程。詩人在自覺厭倦之時,馬上自激自勵: 王事未盡,不當思歸。“王程”二字總綰“山行”,點明了此次“山行”的意義?!邦櫟董h”句用漢朝李陵的典故。李陵留匈奴后,漢使任立政等見到他,難以私下說話,便向他使眼色,并屢屢撫摸刀環,“環”與“還”諧音,示意其歸還漢朝。在這里,詩人說“且莫顧刀環”,就是提醒自己 “王程”未盡,公事未了,決不能中途而止。詩人以明確的盡職意識,戰勝了 “山行” 的疲倦、孤寂,詩的情調也為之一振,表現出盛唐邊塞生活中所洋溢的進取精神。
這首詩在剪裁上舍因去果,直截“山行”中的一段,以少總多,富于典型性。全詩八句,以“山行”為線索,前六句寫山行之所見,意境真切,使人如臨其境; 后兩句寫山行之所想,情緒昂揚,一派盛唐風調。
上一篇:王維《使至塞上》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盧照鄰《入秦川界》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