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唐山水詩鑒賞
李商隱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
若到閬州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
今朝相送東流去,由自驅車更向南。
望喜驛,在四川昭化縣南嘉陵江邊,有樓可望嘉陵江水向東南流去。嘉陵江,源出陜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西南流入四川境,至昭化縣東南,經望喜驛,再東南流經閬州(今四川閬中縣),到重慶入長江赴海。
這兩首絕詩,是李商隱在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寫的,那年他三十九歲。這年七月,柳仲郢任東川節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臺縣),聘請李商隱為節度書記。商隱從陜西到四川去,在昭化縣望喜驛登樓時寫了這兩首詩。
這兩首詩有個自注: “此情別寄?!碑斨噶碛屑耐小I屉[離開京城長安,到四川梓州柳仲郢幕府里去,他到望喜驛,登樓望嘉陵江水向東南流去,想到它會流向閬州,所以第一首說: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彼窒腴佒輵撛儆幸粋€高樓,倘能登上閬州的高樓,想望嘉陵江水東南流入長江,再流到海里去,所以說: “若到閬州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边@詩說到“還赴?!保础稌び碡暋罚骸敖瓭h朝宗于?!钡囊馑?。百川歸海稱“朝宗于?!?,又用來比地方官回到朝廷。商隱在唐文宗開成四年(839)二十七歲時,在朝任秘書省校書郎,不久調為弘農(在河南靈寶縣)尉。唐武宗會昌五年(815),又入朝任秘書省正字。這年他雖然到柳仲郢幕府里去做節度書記,他心里還是想回朝做官,所以寫了這首詩,想望嘉陵江水的“朝宗于?!?,含有自己不能入朝為官的感慨。這首詩用連環寫法,從“望喜樓”到“有高樓”,兩“樓”字相應; 從“憶閬州”到“到閬州”,到“閬州應更”,三個“閬州”相應。在寫法上有特色,所以紀昀說: “曲折有味”。
第二首詩首聯贊美嘉陵江的水色極為清澄。白居易《憶江南》:“春來江水綠如藍”?!氨逃谒{”也即“綠如藍”的意思。加上“含煙帶月”,寫出在夜里望嘉陵江水,在煙霧迷漫、月光照耀下,還是看到水碧于藍,景色更美。次聯“今朝相送東流去”,今朝送嘉陵江水向東流去,即含有“朝宗于?!钡囊馑??!坝勺则屲嚫蚰稀保坝伞蓖蔼q”。如同自己趕著車子再向南走,指到梓州去。這里表面上說水的東流,象自己的南去,實際上含有東流有“朝宗于海”的含意,南去離開朝廷越來越遠了。他的自注“情有別寄”,當指有歸朝廷的想望吧。何焯評:“水必朝宗。人彌背闕,何地不魂搖目斷耶?”水的“朝宗于?!?,跟人的更背離宮闕,即背離朝廷,正好相反,用來表達自己不能回到朝廷去的痛苦心情。
這首詩在寫景上工于點染,不僅說嘉陵江水碧于藍,還用 “含煙帶月”來描繪,經過這樣點染,更顯出景色的美好。這首詩又用對比映襯手法,“東流”和“向南”構成對比,方向相反,成為映襯,映出 “魂搖目斷”的心情來。
上一篇: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杜甫《望岳》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